第672章 洛阳十二时辰(上)-《隋末扬旌》


    第(2/3)页

    “恒安放心,本王可用性命担保婉儿和小宝的安全!”高不凡说着接过蜡梅交给高大河,郑重吩咐他用一瓶清水养着,免得梅花因为脱水而掉落。

    长孙恒安见状总算完全放下心来,因为看得出,高不凡的确是上心了,并不是随口敷衍之词。

    “对了,恒安夜晚来我这里,不会引起长孙顺德的怀疑吧?”高不凡问道。

    长孙恒安摇头道:“应该不会,因为今晚我本是要值夜班的,不过我提前跟同僚偷偷换班了,入黑之前,我假装到皇宫当班,先进了宫,然后再从其他宫门熘出来,所以就算长孙顺德派人暗中跟踪也察觉不了。”

    高不凡闻言点头道:“恒安如此谨慎,那我就放心了,既然如此,恒安便在此住一晚,明日一早再回住处去,正好咱们也有时间触膝长谈一番。”

    长孙恒安微笑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于是乎,二人便一边烤火,一边喝酒,一边细聊,窗外雪花稀稀疏疏地飘落,梅香却似乎更加浓郁了…………

    …………

    洛阳城里下着小雪,洛水上游的熊耳山同样下着雪,雪花飘飘荡荡地落在水面上,倾刻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熊耳山位于弘农郡和河南郡的交界处,洛水从弘农弘流经熊耳山脚下,再进入河南山郡境内,然后一直流到洛阳,最终穿城而过。

    此刻,熊耳山脚下的洛水上,某段狭窄的河道已经筑起了一条堤坝,生生将河水蓄高了数米,而堤坝上游停泊着一排排船只,竟然连绵数里长,估计有上千只之多。

    李孝恭,今年二十七岁,生得长身玉立,美髯飘飘,长相英俊,气质儒雅,他是唐皇李渊的堂侄,亦即是李世民的堂兄,此人允文允武,颇具才干,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史上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名,仅次于长孙无忌。

    没错,李唐这次谋取洛阳的外援就是李孝恭,而内应大家都知道,正是长孙顺德,长孙顺德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十五位,所以两人都不简单,乃不折不扣的强强联手。

    就在长孙顺德潜入洛阳城之前,李孝恭早早已经在洛水上游的熊耳山作好准备了,他命人修筑了简易的拦水大坝,将河水蓄高,到时一开闸,船只便能乘着水头迅速扑向下游的洛阳城,速度能够得到大大提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