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唐皇来使-《隋末扬旌》


    第(2/3)页

    李世民站了起来,忽又郑重地提醒道:“李靖此人非同小可,如今兴兵南下攻打太原,父皇万勿掉以轻心,四弟元吉绝非他的对手,此时最好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协助元吉。”

    李渊澹澹道:“朕知道了。”

    李世民只好默默地退了下去,听父亲李渊的意思,在自己成亲之前,只怕不会再给机会自己领兵了,也不知大哥是不是在父皇面前说了什么,感觉父皇对自己比以前冷澹了不少。

    李建成看着李世民颓然离去的背影,心情复杂难明,本来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还算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发的生疏了,特别是掺杂了利益关系之后。

    李建成是太子,皇位的继承人,而李世民是秦王,担任尚书令一职,战功赫赫,麾下人才济济,名声犹在李建成这个太子之上,自然很难不让李建成感受不到威胁,而且李建成身边的人都在劝他提防,并且找机会削弱李世民的实力,免得尾大不掉。

    这次李世民夺取洛阳失败,败在高长卿之手,李建成是喜忧参半的,因为李世民若成功拿下洛阳,那么功劳更是顶天了,名声民望也会绝对辗压他这个太子,甚至是盖过父皇李渊。

    所以李世民的这次的失败,对李建成来讲,反而是件好事,但对整个李唐来讲却是相当不妙的,这次唐军战败,损失惨重,高齐夺得中原地区,气势如虹,势必会进一步压逼李唐的势力范围,倘若李靖再夺取了河东地区,那么李唐便只能龟缩在关中偏安一隅了。

    李渊显然很清楚形势的严峻,所以他果断把李世民召回长安,倒不是对李世民的能力不信任,而是打算与高齐暂时讲和,没办法,高齐太强大了,如今气势如虹,李唐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重新积蓄实力。

    喜欢看球赛的童鞋应该都很清楚这种战术,当己方处于劣势,而对方连续得分时,聪明的教练都会立即叫暂停,一来可以打断对方的节奏,二来己方也能获得喘息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

    李渊带兵打仗的本事或许不算十分出色,但毫无问是个出色的战略家,懂得把握时机,控制节奏,还懂得借助“场外”之力。

    什么是“场外”之力,自然是突厥人了,当初李渊也是借助了突厥人的势夺得关中的,如今高齐势大,他又想到了突厥人,而李渊这次把李世民召回长安,其实也跟突厥人有关。

    原来突厥始毕可汗突然病死了,如今天他的弟弟处罗可汗继位,李渊打算派李世民作为代表,前往突厥牙帐吊唁,参加始毕可汗的葬礼,再顺便相个亲什么的。

    二月二十日,李渊在长乐门为始毕可汗举哀,并且诏令群臣向突厥使者致悼,第二天即派遣秦王李世民为大唐使者,运送奠仪帛(白布)三万段前往突厥牙帐吊唁始毕可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