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招贤榜-《大明第一祸害》


    第(1/3)页

    大明各地的东厂番子接到厂督戴义的命令,在显眼的地方张贴招贤榜。人见人怕的东厂要招贤?这绝对是稀罕事。

    百姓们纷纷围上前。

    东厂番子大声把招贤榜的榜文朗读出来。大意是:能解答出地下瘴气由来、提出处置方法,可以获得1000两银子的重赏。

    “揭榜的人由东厂护送上京,不管答案是否对,东厂都将把人原样送回来。”番子承诺道。

    百姓们将信将疑。他们看向招贤榜,榜文上图文并茂,五幅图生动的描述招贤榜的内容。尤其最后20个50两面值的金花银,栩栩如生,好像就在眼前。

    ‘哗’一下,人群骚动。

    1两银子买2石大米,100两能在京师买套民房,1000两是县令20年的俸禄。巨额的赏银,别说是百姓,连官员也心动。

    “落款人是内行厂朱寿。这是谁啊?没听说过。他真的会拿出1000两银子吗?”一位驼背的老农疑惑地问。

    东厂番子凶狠地瞪向老农:“新出来的书写笔就是内行厂的。小爷大张旗鼓地贴出昭示,还能少了赏银?”

    身边的人扯扯老汉,偷偷地告诉他,“能出动番子干活的还能有谁?朱寿就是当今太子爷的化名。”

    有人流下口水:“答案不对也可以免费去趟京师。”

    在巨额赏银面前,人的胆子也变大。万一瞎说的答案蒙对,可以摆脱当下的贫苦生活。

    弘治帝算是位好皇帝,百姓对他的评价很高。弘治朝的东厂番子、锦衣卫很少仗势欺人,比之前几朝好上太多。时年八岁的太子爷依仗得民心的爹,民间的评价暂时是正面的。

    而在上层,官员勋贵对太子的问题谨言慎行,连带着下头的人也不敢乱说话。太子爷的言行举止,时不时从京师流出一两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最终解释权掌握在当权者手中”之类的话,把一些人吓唬得不清。

    总之,太子爷‘类太祖’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原来是太子爷的招贤榜啊。”驼背老农用矫健的身手冲向番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