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闹剧开幕(第二更)-《大明第一祸害》


    第(2/3)页

    阁臣们尽量淡化罪己诏一事。

    吏部给事中林廷玉再次开口:“‘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筹措粮食实为治本不治标之举!”

    弘治帝勃然大怒,直接退朝走人。他不下罪己诏就成了桀、纣之类的暴君?

    弘治帝用退朝避开林廷玉的正面刀锋,无法躲过侧面的舆论抨击。

    无声的抗议比言辞激辩更容易引起轰动。退朝后,林廷玉集结近百位官员为死在诏狱的王绶举行盛大的葬礼。

    不知朝廷诡秘的年轻学子被言论误导,不能在公开场合仗义执言,就用行动表明他们的立场。无数人出城为王绶送葬。京师道路上撒满白色的纸钱。

    除了丧乐,送葬队伍悄然无声。

    弘治帝没有找到借口让东厂、锦衣卫抓人。若他没忍住脾气在葬礼上肆意抓人,只怕天下官员都会上奏指责皇帝失德。

    不但弘治帝郁闷,第二日就要举办七十大寿的太皇太后病倒了。

    因北方旱灾,原本的寿礼规模缩减,只召进京的藩王们进宫祝贺。太皇太后能见到二十多年未见的小儿子崇王,倒不在意寿宴的规模缩减。

    只是她寿宴未办,京师漫天飞舞纸钱。更不用说王家邀请众多天师主持法事。天师们沿着北镇抚司的诏狱,绕京师转悠。喜欢站在清宁宫天台花园眺望京师百姓众生相的太皇太后,清楚看到京师上空笼罩的白色纸钱。深感晦气的她,下了天台即刻病倒。

    弘治帝总不能因为太皇太后的寿宴禁止民间丧事。

    藩王们在藩地禁止相互照面。进了京师,他们喜欢三三两两聚在茶楼,用玻璃杯泡一壶茶,听着说书先生吹嘘太子收复河套的丰功伟绩。

    “京师真热闹!”辽王推开茶杯,让随身内侍买京师上好的佳酿。“我等难得一聚,当浮一大白!”一边听说书先生吹嘘太子,一边看着百官逼皇帝下罪己诏,辽王未饮先醉,如同喝了琼浆玉液。

    被半软禁的宁王心情也很好。“美酒多多益善!本王付账。”

    初代宁王虽惨,也惨不过辽王。宁王府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没有代王府富可敌国,那也是白银如雪、粮仓谷满。而自从初代辽王的俸禄被削减至亲王的十分之一,辽王成了大明所有藩王中最穷的一人。

    被朱寿明晃晃打脸的代王嘴里好似喝了蜂蜜,让内侍把京师所有酒楼最好的佳肴端到茶楼来。这座茶楼视角好,既能看到北镇抚司前的闹剧,也能看到远处光彩夺目的清宁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