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副科-《这个衙门有点凶》


    第(2/3)页

    两人正襟危坐,屁股只敢挨着半边椅子。

    禹元纬见两人拘谨,微笑问道:“会试如何?”

    赵修筠和杨晓龙不似吕方那样只是说考得还行,先后开口,将自己考试时所答的条策大致说给禹元纬听。

    有条有理,让吕方都有点儿惊讶。

    从两人答题上就能看得出来,虽然两人对于海贸颇显生疏,但对于治农,却都有不浅的见解。

    而他们两人在荆南郡中尚且都不算拔尖,可想而知,这个年代的书生并非是读死书的。

    只是受制于眼界,他们在考卷上作出的那些陈条,也算不上惊艳就是。

    中规中矩。

    而且并没有能说到根本问题上。

    大概,是不敢说。

    毕竟已有前朝做为前车之鉴。大举改革农业,必然触犯那些贵族利益。

    没人敢冒这样的大不韪。

    连吕方自己,也没有在考卷上提什么“均田制”、“取消贵族特权”之类的观点。

    因为这样填,肯定考不上。而且以后仕途肯定报销。

    他不在意仕途,但绝不想自己连进士都考不上。

    禹元纬听完只是轻轻点头,没有做点评,然后道:“去年科举刚刚改革,去诸科而改副科。你们,可有打算?”

    说完还看了眼吕方。

    改革后,进士科为主科,其余明经、明算、明法等诸科为副科。可以为主科锦上添花。

    参考副科,对于不少对进士科没有把握的学子来说,的确是极为不错的选择。等于是特长生。

    赵修筠和杨晓龙都是眼神微动,等待着禹元纬的下文。

    禹元纬接着道:“若是你们在明经、明算等科也有过涉猎,去试试倒是无妨的。虽说很难考过那些原本就钻研这些副科的学子,但只要能取得还过得去的成绩,对你们以后的差事安排多少有些帮助。”

    这算是秘辛了。

    等于说是即便在副科上的成绩不算太好,也可能得到朝廷的注意。

    赵修筠、杨晓龙都是眼神微亮。

    随即赵修筠站起身施礼道:“学生拜谢禹师提点,明日,学生便去礼部报考明算科。”

    杨晓龙也施礼道:“学生此前也曾刻意钻研过明法科一段时间。”

    虽然他们在解试的时候都没有报考副科,但在会试的时候,还是可以报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