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凡趁机说道:“那位长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已是七十三岁高龄!” “但又如何呢?” “依然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贵在不消沉!贵在老来不消沉!” “只要心里那股气不散,人就不会老!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 七十三! 苏轼浑身一震! 人生七十古来稀啊! 没想到那位文武全才,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寿命竟然也如此绵长,真的是集上天眷顾于一身! 在苏轼那个年代,的确很少有七十以上的高龄,不由得愈发感慨,反复念叨着最后一句,渐渐将适才的那些消沉的情绪,从身体里荡涤干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按张凡所说,他这位长者,也是自己之后至少数百年的人了。 我苏轼,真的就被后辈完全比下去了? 人家七十三岁,还能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告诫! 而我,虽然受了点委屈,报国无门,但也还不到四十岁而已! “张凡先生!” 苏轼神情一整,正色道:“苏某,受教了!” “不敢!” 张凡连忙回礼,仿佛已经看到了苏轼的某种蜕变,不再被刚才的挫折所影响。 画面,渐渐远去,化作一个个剪影,每一个剪影上,都有苏轼的身影。 在密州,在徐州,在湖州…… 苏轼放下心结,或许时常怀着“世上无难事”的念头,不论在哪里做官,都能安之如怡,护一方百姓,守一方平安,颇有政绩。 “唉!七十三……” 弹幕中听到这个数字,却是想到了另一个数字,立刻激起了莫名的哀痛。 距离老人家仙逝,也只有十年了啊…… “伟人不死!华夏长存!” “多想让您亲眼看一看,如今这华夏盛世,如您所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