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当你心灰意冷,决定“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时候,偏偏官运亨通,挡都挡不住。 然而,苏轼接下来的操作,再次令人大惑不解! 按理说,华夏人,尤其是古代华夏人,对于“知遇之恩”,是非常看重的。 尤其苏轼接连遭到贬谪,追本溯源,都因为当年在朝堂上力抗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新党。 所以现在王安石的势力被打压的时候,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立刻就想起苏轼,让他一路火箭提拔,可以说是给了足够的尊重,足够的面子,足够的诚意。 但苏轼是怎么报答的? 典籍华夏第六期,到了这里,张凡似乎把节奏放得很慢。 苏轼这次重返朝堂中枢后,每一个举动都表现得清清楚楚。 他向皇帝上书,提出谏议,历数旧党执政后爆发的腐败现象,一点情面也不给留! 然后……理所当然……势单力孤的苏轼,被回过神来的旧党联合针对,再次被迫离开中枢,去往杭州…… “这!作死?” “图个啥啊!” “先刚王安石,然后再怼司马光……苏轼你要是想成为党争领袖,提出自己独立的政见,起码先混成老大啊!” “这小弟做得虽然硬气,但人家翻翻手就把你撵出去了!” “幼稚!政治上的确是太幼稚了!” “还是老老实实写写诗填填词吧,官场不适合你,东坡先生……” “胡闹!就算是千古一相张居正这样的人物,羽翼未丰之前,还不是照样得装孙子,拜码头!” “才刚回去啊!直接就飘了?” “看着憋屈!还不如没这一段!” “当朝三品啊!说不要就不要了……有才任性?” …… 弹幕七嘴八舌,大多对苏轼的迷惑行为表示不解。 毕竟看上去,苏轼这完全是自己找死。 新党势力大,你去怼新党。旧党势力大,你去怼旧党。 这、这难道是个喷子? 然而,已经有人的目光,似是不经意地,落在了这一期典籍华夏直播的主题上。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这一段明显很憋屈,苏轼刚回京城,就开始作死,然后理所当然地被一波反击打得奄奄一息,眼瞅着又要滚出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