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弩箭和弓箭,犹如漫天花雨一般从天空坠落,形成一片‘乌云’。 那些没有什么护甲的匈奴兵,很快被箭矢射成筛子,有的甚至被直接射落下马。 然而。 即使是这样,匈奴兵依旧悍不畏死,奋勇向前。 待到冲进关隘两百步时,匈奴兵也拉弓搭箭,对着关隘上的秦军,一顿猛射。 面对箭雨袭来,秦军有护甲抵挡,死亡率还相对较少,不过,也有护甲保护不到的地方。 匈奴人的箭,与秦军的箭,略有不同。 因为他们在箭上涂了各种毒物,以及动物粪便,大多数中箭的士兵,都是伤口感染,活着中毒而死的。 虽然匈奴骑兵很强,但秦军的弓弩更犀利,双方互射一阵,秦军明显占优。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一道收兵的号角声传来,匈奴兵不甘的开始撤退。 当然,他们也只撤了一段距离,并没有撤太远。 如今突袭此处关隘失败,接下来是继续攻打,还是换一处地方,全由这支军队的单于来决定。 ...... 另一边,嬴政和赵昆的车队,已经抵达雁门关。 跨过雁门关,便是云中郡地界。 这还是赵昆第一次见到塞外风光,不由心旷神怡。 此时,夕阳西下,沙风阵阵,吹得城楼上的风铃,哗哗作响。 赵昆随嬴政登上雁门关,看着眼前的风景,一时竟有些呆了。 他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古人的诗词,讲究的是意境,不身临其境,无法感受那种美。 现在赵昆站在雁门关上,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仿佛两千年过眼云烟,只在一瞬。 就在这时,身旁的嬴政忽然悠悠一叹:“算起来,父皇有十五年没来这里了,如今一见,倒是感触良多。” “父皇曾来过雁门关?” 赵昆微微一愣,不由有些疑惑。 因为历史上并没记载秦始皇到过漠北。 而且嬴政大部分巡游,都是为了震慑六国余孽。 塞外匈奴,并不在震慑之中。 只在驱逐行列。 却见嬴政点头道:“当年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出塞,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走的便是雁门关,父皇就是在这里替他送行的!” 赵昆恍然,旋即好奇的追问:“那父皇没到过云中郡?” “没有。” 嬴政摇了摇头,平静道:“本来上次东巡,我是打算去看看的,结果发生了那事,就没去成!” 赵昆闻言,沉吟了一下,道:“那这次,一定要得偿所愿。” 嬴政轻声‘嗯’了一句,便没有再多说。 ...... 时间来到五日后,嬴政和赵昆的车队,缓缓驶进云中郡郡城。 始皇帝和大秦太子亲临,云中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虽然他们身处边关,没有被内战波及,但关中传来的消息,他们无不振奋。 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关中迁徙过来的。 关中就是他们的老家。 关中安定,他们自然高兴。 感受到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快,嬴政和赵昆相识一笑。 如此忠实的臣民,谁能不爱呢? “臣等拜见陛下——!” 云中郡郡府,一众文臣武将,齐齐朝嬴政施礼。 嬴政面色肃然,大手一摆:“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此次来云中郡,朕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剿灭匈奴,还我大秦北方安定!” 嬴政说着,扫视众臣,又强调了一遍:“记住,朕说的是剿灭,不是驱逐,朕要一劳永逸!” 此话刚刚落下,众臣心头剧震,不由面面相觑。 这时,李信站了出来,朝嬴政拱手道:“臣李信,愿扫平匈奴,解决大秦边患!” “臣等愿为大秦解决边患!” 众臣见李信带头,也跟着齐声附和。 嬴政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颔首:“诸位爱卿能齐心应敌,朕心甚慰。” “但是。”说着,话锋一转:“此次作战,关乎我大秦在周边各国的声誉,需谨慎对待才是!” 陛下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关乎周边各国的声誉? 怎么听不懂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