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驰名中外两千多年的品牌-《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1/3)页

    奢侈品的概念,赵昆在频阳的时候就已经慢慢植入频阳百姓心中了。

    后来瓷器,玻璃制品,等一系列新奇产品,相继被各大商行炒成奢侈品。

    而属于王家的万宝楼,更是奢侈品行业的龙头。

    最近奢侈品税出来,大多数商行因为高昂的税率,                纷纷关闭门店。

    如今在咸阳开着的奢侈品店,也只剩下几间背后有雄厚财力的家族。

    巴郡清氏商行,是为数不多的还开着门店的玻璃行。

    这玻璃行,乃是巴郡清氏在咸阳的产业。

    虽然玻璃制品属于秦国的顶尖产业。

    但清氏历来与秦国朝廷关系密切,再加上资助王离有功,因此得了一些玻璃制品贩卖的好处。

    中午,                太阳已经爬得老高,商行东家巴桑打着哈欠将门打开。

    前几日,巴桑听说奢侈品税已成定局,便上报巴清总行,要求关闭门店。

    可巴清总行直接拒绝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门营业。

    反正也没什么生意,开着也就图个脸面。

    这家玻璃行的店面虽然不大,但位置还好,因为巴清氏财力雄厚,倒也不怕没生意亏损。

    考虑到奢侈品税已经成为定局,巴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店内的玻璃制品价格翻倍。

    就算卖不出去也得把台面打起来。

    这几天,来看的人依旧不少,但买的人,几乎没有。

    巴桑一改往日的勤勉,每天睡到日晒三竿才爬起来,然后躺在摇椅上混日子。

    这种感觉有点像在国企上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反正每个月工资照发。

    眼看着太阳要落山了,                巴桑叹了口气,                准备起来关门吃饭。

    然而,就在这时,                店外叽里呱啦走来一群小姑娘,让他眉头一皱。

    “这里有一家玻璃行,我们进去看看。”

    “不看了不看了,听都没听说过的店,有什么好看的。”

    “如此冷清,想来也和别家一般,要清货关门了。”

    “里面很是整洁,不像有生意的样子......”

    听到这里,巴桑立马快步而出。

    “诸位可想要买玻璃?”

    巴桑冲着那几個衣着打扮亮眼,只是长相颇为怪异的姑娘施了一礼。

    自秦国覆灭匈奴以来,西域各国深知秦国的强大,开始频繁派出使者,赶赴咸阳,以示交好。

    而西域商人更是趁此机会,进驻咸阳,大肆采购,然后拿到西域去卖。

    如此一来,                咸阳的西域人陡然增多。

    因为西域人的五官迥异华夏人,巴桑一眼就认出了她们的来历,因此见怪不怪。

    “主事,这玻璃是何物?”

    一个看起来年纪稍大的姑娘操着一口流利的秦语问道。

    “玻璃与琉璃有异曲同工之妙。”

    巴桑似是而非得答了一句,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玻璃制品比琉璃制品更精美。”

    “那你这店里可有货?”

    巴桑连忙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面露迟疑之色:“有是有的,不过,因为新税的缘故,本行的价格比以往翻了一翻.....”

    小姑娘们听到有货,非但没有被涨价吓住,反而兴冲冲地走进店里。

    “几位,本行的玻璃制品,全部产自科学院,质量均是上上之选。若需求量大,价钱方面还可以商量。”

    巴桑跟在几个姑娘身侧,有气无力地介绍着。

    之前他这家店的生意一般,所以储备的玻璃制品比较少。

    毕竟,科学院的玻璃厂都是先下订单,再进行制作,他生意不好,也不敢多进货。

    进货少,成本价肯定比别人高。

    如此一来,他的成交价就没有竞争力,自然吸引不了多少顾客。

    玻璃这种东西,属于新事物,寻常百姓几乎用不到,达官显贵能用,但需求量参差不齐。

    而且达官显贵们也不亲自采购,中间的利润肯定要分出去一部分。

    所以大宗生意,也赚不了几个钱。

    这新税制一出,别的玻璃行都来了个清仓大甩卖,价格低到令人发指。

    据说,这几日咸阳城中其他玻璃行生意爆火。

    很多普通百姓都涌入店中,抄底购买,也造就了没货的盛况。

    “主事,这玻璃的色彩怎么比琉璃还多,而且感觉还要明亮许多?”

    听到这话,巴桑笑着解释道:“这些玻璃,采用了科学院最新研制的染色之法,区别于石染与草染之法,永不掉色。”

    “一件玻璃制品,作价几何?”

    对方问到重点,巴桑顿了顿,干笑道:“本店的玻璃制品,全部来自科学院的玻璃厂,诸位姑娘也看过东西,质量均属上,上乘.....”

    巴桑顾左右而言他,让那位领头的女子实在有些不耐烦。

    “你这主事好不晓事,直接说价格便是,如此推诿,莫不是以为我们买不起?”

    巴桑心中一叹,闭着眼睛说道:“一件玻璃,作价两千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