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块醒木七下分。” 说着,用手一指上面: “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辖文武,” “文武一块管黎人。” “圣人一块警儒教,” “天师一块警鬼神。” “僧家一块劝佛法,” “道家一块劝玄门。” “一块落在江湖手,” “这流落八方~” 再次抄起了醒木,轻轻的往下一落,面对这三个听客,道士收声: “劝世人~” “好!!” 阎家大傻照例,异常给面子的叫了一声好。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听众了,该有的规矩什么的自然都懂。 只是有些可惜…… 明明年前开说的时候,总有那么老几位和他一起叫好,整个书馆热热闹闹的,茶盏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可这繁忙的春季里,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以为道长关店了还是怎么的,今日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正琢磨呢,就见坐在高台之上的道长嬉笑一句: “今儿个人可真不少啊。” “……” 李世民嘴角一抽。 心说你这道人可真是信口雌黄,睁着眼睛说瞎话啊。 还人不少…… 别说人了,除了我们仨,鬼影子都没见一个。 你怎敢妄言? 可却冷不丁的听见兄弟俩忽然一乐: “哈哈,是不少。” “嗯,可真多。” 然后…… 台上台下,三人发出了“嘿嘿嘿”的笑声。 行吧。 寂寞是我的,热闹是你们的。 脸色不动如山的李世民一动不动。 谁动谁王八。 李臻也不介意,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嗨……买卖嘛,人多人少,总是个营生。更何况,我这儿有规矩。今日莫说只来了您三位。就是刮风下雨,一个人来我这门口躲躲雨,进来喝口热茶,那咱们都得开一场。只要有人听,那咱们就得说。不过……如果真到那种情况的话,就得关门说了。” “……?” 看着兄弟俩疑惑的目光,李臻一指门口: “到时候,我让我这小伙计把门一关,我就得直勾勾的告诉来那大爷:诶,大爷,您既然来了,我书也开场了。那你就老实儿的坐在这给我听!要是想出恭方便,必须得给我打招呼!不然,惹我不开心,我们人多,关起来打你,你肯定跑不了!” “哈哈哈~” 阎家兄弟俩似乎非常能get到这种笑话,笑的更开心了。 而李世民则依旧不动如山。 只是面露讽刺。 打? 就你这神念枯竭的道人那三脚猫的功夫? 李臻这会儿也嘀咕。 心说这位军爷难不成是什么面瘫? 怎么油盐不进呢。 闲白儿笑话换俩了,你还绷着个鞋拔子脸搁那干啥呢? 得。 说书先生讲究个看锅下菜。 这位估摸着笑点比较高……或者没啥文化,听不懂这些笑话。 那就说点通俗易懂的,咱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于是,声音节奏一换: “行,那咱们闲话少说,今儿个呢,说个新故事。这位将军瞧着脸生,第一次来吧?” “……” 人家压根就不搭理自己。 李臻瞧见这模样,索性也不纠结了,转头对阎家两个铁憨憨说道: “这位是生客,咱们要接之前的《笑傲江湖》之类的说,故事不连贯,军爷听着也不太懂,这钱花的就糟心了。所以,咱们今天说个新故事,故事也不长,和《九头案》差不多。不过比较有意思,好玩一点~您二位也坐踏实了,咱们这就开书。咳~” 开了下嗓子,道人双手撑桌,直接说道: “话说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呢?正是发生在春秋战国之时。春秋都知道吧?诶,二位饱读诗书,肯定也都知道。五霸七雄闹春秋,而这故事发生在哪儿呢?就发生在齐国。齐国当时,出了一位奇女子……” 说到这,他看到阎谦似乎一愣,好像想到了谁,于是直接一指: “诶,阎二公子看样子是知道谁了。” 顺着阎立德看着弟弟那疑惑的目光,李臻一点头: “不错,这个故事,就是誉满神州,巾帼不让须眉的千古奇女子!丑娘娘钟离春---钟离无盐!” 钟离春? 齐宣王皇后,齐国国母? 呵。 李世民没来由的有些想笑。 闹了半天,所谓的讲故事,就这? 把一些古人的事迹,通过你这嘴里复述一遍? 自小不缺诗书的李世民自然不会不清楚钟离春这位奇女子的故事,不说多,给他点时间,他能完整的把史书上关于钟离春的记载一字不错的背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