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机-《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他确实听蒙圈了。
尽管他已经知道,在这个世界存在一些有点玄的东西,可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也发现,似乎并没有那么玄。
比如说这世界的功法,顶多也就跟武侠小说里的相当,内家功法之类的有,也相当厉害,但又不像仙侠、玄幻小说里的那样,能坐地飞升、长生不老之类的。
可现在,诸糅真人竟然说道家有能预测天下动荡的天机鼎存在。
这未免也太玄了一点吧!
惊愕过后,他说道:“既然如此,那真人应该去提醒当真圣上之类的啊。”
他还是不想谈这种可能会掉脑袋的敏感事。
诸糅真人却又正色道:“郑公子误会了,道家心怀的是天下,而不是某个帝王家,就算是给大夏国当国师,也不过是为了道门生存的无奈之举而已。”
这话也不假。
在魏晋以前,奉行出世理念的道家,是没有去给帝王家当国师这一传统的,但魏晋之后,传统已经变了,变的原因,就在于佛教的传入。
据传,老子西行去了西域之后,就转投了佛门,并且还出了一本《老子化胡经》,而初入中原的佛教,为了快速发展,就打着这一旗号,对本土的道家发起了玄门正统之争。
佛道之争,可不像儒道之争那么温和。
儒道之间的纷争,顶多是争一争谁的思想理念更好更正确,不会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佛道之争则不一样,一旦牵扯到玄门正统之争,动作自然就大了,尤其是当佛教开始为皇权服务后,就开始利用皇权来对道家进行打压。
为生存起见,迫于无奈之下,道教也不得不开始向皇权靠拢。
但它的这种靠拢,跟儒家的死心塌地为皇权服务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只当当国师,象征性地配合一下,并不会让道家门徒去担任具体的官职。
“真有天机鼎这种神奇的东西?”
他最后质疑了一下。
“当然,既然儒家能有问心鼎那种神奇的东西,道家为啥就不能有天机鼎?”
诸糅真人按他的口吻回了一句。
儒家?
问心鼎?
一个小秘密又暴露给了郑经。
这下他真不该说什么了。
作为一个研究古文化之人,他当然清楚,在事君这一点上,正统的道家跟儒家确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主张入世的儒家更为重视王权,以维护王权稳固为己任,而主张出世的道家,则更为看重天下苍生。
从这一角度来说,他并不认为诸糅真人刚才的话有假。
这么说来真的谈?
真用不着过于担心自己的过激说法传出去,让自己掉脑袋?
那可以聊一聊啊!
他动摇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