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先结个善缘-《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也不是刻意要藏,而是……算了,这首诗确实不咋地,干脆再送你一首吧。”
郑经又一次提起了笔。
对于老道的这一问题,他确实不知该怎么来解释,因此他决定,干脆以诗来做回应。
很快,又一首诗跃然纸上。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是唐代杜荀鹤的的一首小诗,诗的文采只能算是一般,但郑经觉得,用它来形容现在自己的境况非常合适,因此他干脆用它来回答老道的那一问题。
诗词他有的是,用诗词来解释,似乎比大费口舌来解释似乎更省事。
而且,人家赠自己的是整套道家的经义,而自己只是写一首诗的话,有占便宜的嫌疑,因此他干脆又附赠了一首。
诸糅真人的眼神又亮了起来。
咏志诗!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郑浪之是以这样一首诗来向他解释,为什么要隐匿自己的才华。
就如一棵小松,刚冒头时,跟野草无异,很容易被人当成野草拔除,但它又是跟小草不同的,一出生就带刺头,然后很快就能与蓬草、蒿草比高了,可众人却还是不识它是凌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时,大家这才认识到它的道行到底有多高。
“妙啊!快署名盖章。”
他立即又催促道。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是一首与道有关的诗啊!
诸糅真人确实对这首文采同样一般的诗也爱不释手。
最为关键的是,有了这首诗,就算他把那首《道情》挂去天静宫里,他手里也还有三绝公子的真迹。
这缘结得实在是太划算了一点!
他乐滋滋地想道。
他甚至于还在想,既然郑浪之如此大方,给道家的真迹一留就是两首,那道家是不是还该为他做点什么?
…………………………
ps:总算把这一部分剧情给写完了,费了老黑不少的心思,希望没有让大家失望,也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