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老道的觉悟-《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首先自身得没有欲望,以让百姓也没有欲望,管理百姓,尽量削弱他们由心而来的欲望,充分满足他们由身体而来的需求,让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知,无欲,无求。

    简直就是反人类的主张!

    这样的主张,自然是为了迎合统治阶层的需求的,统治阶层无能,就只能让老百姓更无知,这样才不会动不动就因为欲求不满而想着造反。

    从维护社会安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哪怕是到了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愚民政策其实也并未消失,比如说米粒国那些极为反智的红脖子,其实就是愚民政策的产物。

    但愚民政策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造成群体智力低下,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一弊端,就淋漓尽致地从满清统治中体现了出来,结果是造成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衰退和落后,沦为西方列强的鱼肉。

    作为一个知晓了严重后果的穿越者,郑经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再次出现,因此有可能的话,他首先要反的就是愚民思想。

    好在他刚否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主张,也好在诸糅真人并不是迂腐之辈,否则的话,单是这一点,估计老道又得好好跟他辩上一辩,让他再费上一番口舌。

    而对于诸糅真人来说,求真、存理原本就是道家所追求的,因此他暂时忽略了开民智这一点,而是认真考虑起要不要加入的问题。

    “你不是要去会宁吗?我在涡阳,加入有意义吗?”

    对于求真、存理,他当然是极为有兴致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恨不得能天天来跟郑经辩上一辩,辩出更多的真理来,以让道家吸收并完善。

    但现实问题也摆在他面前,那就是距离问题,作为天静宫宫主,道家的掌舵者,他不太可能跟着郑经去会宁。

    “谁说求真存理就一定要面对面?还可以通过文章啊,若是有可能的话,等我到了会宁,会优先考虑办上一份报纸,专门来刊登这些求真存理的文章。”

    郑经立即又暴露出了一重要计划。

    想要开民智,不掌握一定的宣传渠道也是不行的,因此这一步他是肯定要走的。

    而在这一点上,也是我党早年的历史给了他启发,在我党成立之初,宣传这一块就没有落下,也正是《共产党》月刊、《新青年》、《向导》、《热血日报》等刊物的存在,让我党的思想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而这也是他为啥要拉上陈蒨文、陈蒨武,还有老道的原因。

    报刊这种公开发行,又涉及到思想争鸣的东西,没有一定的背景,是很容易被打压的,而德王府再加上在这个时代影响力巨大的道家,这背景就相当靠谱了。

    “办报纸?”

    诸糅真人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这也是正常的。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暂时是没有报纸这一概念的,哪怕是最早的官方报纸雏形邸抄,都还是以手抄报的形式存在,并不具备报纸的真正形式。

    而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份报纸,还要到唐朝后才会出现,名字叫开元杂报,但也还没有形成统一和固定的风格,以及稳定的发行周期。

    因此,郑经接下来又不得不花上一点时间,来简单给老道讲讲报纸的具体概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