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播种者-《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这……还请郑公子明示。”
德王妃有些似懂非懂。
“刚才我说的合理,有两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法理许可,道理认可,常理无奈接受,因此一旦法理不许可,道理不认可,其合理性的基础就不存在了,自然也就不合理了。”
郑经又笑着开始揭晓谜底。
接着他又说道:“而法理这东西,是由官宦阶层来制定,来为帝王家服务的,同样,道理这东西,现有的道理也主要是按儒家的主张,同样有迎合帝王家及统治阶层的嫌疑,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普通老百姓,以及你们女性的立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被他变着法子抛了出来。
制度的阶级性!
这又是一个在后世只要是上过初中的人都知晓的概念,但在这个时代,是极为敏感的,尤其是当德王妃也属于统治阶层中的一员时,他只能变着法子给抛出来。
可就算是这样,德王妃也还是理解不了,又说道:“还请郑公子继续明示。”
“假如说,这法理和道理是由一位真正心怀天下,而不是心怀帝王家和统治阶层的真正圣人来制定,那它们还会让三妻四妾理所当然吗?”
郑经没有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稍稍有点深度的问题。
思想这东西,其实也是带有阶级性的,比如说儒家的思想,因为是迎合帝王家,为统治阶层服务,因此就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可真理这东西,是要把阶级性给完全去除,才有可能真正接近正确答案的。
而真正能不带阶级性去虑事的,郑经想来想去,也就只有真正的圣人,以及后世的马恩及教员那样的,真正心怀天下之人。
因此,他现在借圣人的假设,来探寻真正的真理。
而这探寻真理的过程,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去阶级性,也就是说,他将把无产阶级思想的种子,悄悄播进德王妃这一家,还有郑书笙等明显属于统治阶层的人的心里。
这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郑经突然觉得,这道论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给德王妃这样的人播种,逐渐让她变成自己的信众之一。
这样确实很有成就感啊!
而德王妃此时却并不清楚他的邪恶心理,又虚心请教道:“假如是真正的圣人来定法理和道理,就一定不会主张三妻四妾?这又是为何?”
唉,这播种者,不管是农民伯伯,还是淫棍,亦或是像他这样的思想播种机,都很累人啊!
在暗暗感叹了一句之后,郑经准备继续长篇大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