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论赚钱本事……-《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淹贯三才,出入史经。”
“此书绝对能称得上是蒙学之冠,浪之先生之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很快,各种赞叹声连绵不绝地冒了出来。
然后很快有人开口问道:“倾城兄,此经可否借我撰抄一份,作为我们王家启蒙教材之用?”
第一个见猎心喜的人冒出来了。
紧接着,几乎所有的士子都有样学样,也都提出了几乎同样的要求。
这似乎也印证了郑经的那一句:人之初,性本欲。
一看到好东西,就想占有之,先利己利家族。
很显然,这些要么来自豪门世家,要么是官绅之子的士子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部经所能给各自家族带来的巨大好处。
多帮族人开智,就能帮家族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也正因为如此,席希明夸它比四书五经还重要,因为开智,就是出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大家都认为,席希明的那一评价一点都不夸张。
“这……我得先征求一下先生的意见。”
顾倾城却犹豫了一下。
众人的要求,原本不算是过分的,因为此书很快会刻印成书,大家迟早都能拿到或抄到,但他本能地觉得,还是先征求郑经的意见为妙。
于是很快,他又咚咚咚地拿着文稿跑上了楼。
只不过这一次,他却又被德王妃给拦住了:“顾公子,你们楼下在为何而喧哗?”
很显然,刚才楼下不停的赞叹声又成功勾起了德王妃的好奇心。
于是乎,一番盘问之后,《三字经》的手稿又落到了德王妃的手里。
这次轮到德王妃震惊了。
而德王妃震惊过后,啥也没评价,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手稿递给了陈蒨武,吩咐道:“蒨武,你好好看看,看能否都懂。”
再高的评价,也不如用实践来证明。
十岁出头的陈蒨武,刚学完蒙学不久,学的正是《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其它一些皇室觉得还过得去的蒙学教材。
好不好,对比一下就能高下立判。
“这书很容易懂啊,我能看懂个七七八八。”
陈蒨武的回应很快就来了。
不仅如此,他还感叹了一句:“唉,要是早认识老师就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