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牵挂-《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这一消息对她来说倒是好事,因为打心眼里,她并不希望郑经长时间住在醉香楼那种莺歌燕舞的地方。

    不过问题也来了。

    没有陈蒨文陈蒨武的陪同,自己单枪匹马跑去书局找郑经,会不会被那登徒子笑话或误会?

    但她还是咬了咬牙,迈开了步子走向了书局。

    她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理由。

    书局之内,郑经还是跟工匠们呆在一起,继续忙碌着推广他的新型印刷术。

    这倒不是他闲不住,想事事亲力亲为,而是他无聊,实在是找不到别的事干。

    在书局安顿下来之后,郑书笙已开始代替他去醉香楼,去给楼里的那些乐师、红伶培训三绝谱法,而那些跟他同船回来的士子,这几天估计都在忙着走亲访友,根本就没人想起他,过来陪陪他之类的。

    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跟匠人们呆一起,来继续折腾他的新型印刷术。

    切库存的雕版来推活字印刷术,表面上看,是走了捷径,可真正实施起来,他却发现,进度还是太慢太慢,原因在于……

    工匠太少。

    工具太落后。

    书局里木匠房的工匠总共也就四人,费老头和另一个工匠要负责雕刻精装版《三字经》的雕版雕刻,小鲁忙着做新型印刷机,另一个木匠正在做牌匾……

    根本就没人有空来切那些库存的雕版。

    人手不足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在他的授意之下,费老头又从别的作坊临时请了几个熟练的木匠过来帮忙,可郑经却发现,这速度还是远远不能如他的意。

    要知道,书局里的库存雕版可是有数千块之多,字数总共多达起码二三十万字,而工匠们为了保证切下来的字能单独使用,只能拿着锯片,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往下切。

    以这种速度,切到猴年马月能切完?

    切得慢也就罢了,问题是这种纯手工锯法,还切得相当的不整齐,大小不一,会影响排版使用。

    因此,当徐玄机到来时,他又正拉着费老头和小鲁,来商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喂!”

    被陈管事领进来的徐玄机就这么冷不丁地打断了正投入的他。

    郑经:“……”

    咦,清冷小道姑竟然独自来找我了!

    是想我了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