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也好在经过沟通后他最终确定,他所要做的那些东西,工匠们基本都能帮他实现,并且还承诺达到他所要求的精度。

    包括精度要求最高的锯片定制。

    不过想想也是,他所发明的车床虽然是中世纪以后才会出现的东西,但大部分部件的制作难度却并不算高。

    而精度要求最高的锯片,在这个灌钢法和百炼钢已出现的年代,既然连最为锋利的钢刀都已经能打制出来,长锯片也早就有了,那只要银子给够,采用锻打和打磨工艺相结合,做出来也并不难。

    至于印刷用的铜板底模,就更不必说了,找到一家铜器店,交上定金,很快就能帮他打制出来,比打制铜镜还简单。

    那接下来就是等了。

    车床部件和铜板底模不用急,过几天才能交货也没关系,但印刷滚筒的铁质支架,他却想立即拿回去,毕竟书局那边,印刷机的架子已经做好,就等滚筒制作完成就可以正式试机了。

    在等待的时间里,他干脆带着另外几人逛起作坊区来,把这个时代的很多手工艺都大致了解了个遍。

    他这是在为今后做准备。

    毕竟相比文化思想的传播,他更为看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手工艺作坊就是其中无法绕开的一个环节。

    而且,假如他有什么大计划,想需要巨额的经济来源来支撑时,也还是得从这一块入手。

    因此,他在逛这些作坊、店铺时,远不止走马观花那么简单,而是看得相当细致,有可能的话,还会跟作坊主、店铺掌柜的聊上几句。

    这又让小鲁迷惑了。

    到底谁才是墨家传人?哪有儒家之人对手工艺也如此感兴趣的?

    他这一逛,也逛得连徐玄机都稍稍有些不耐烦了,她忍不住心想,别的那些士子,就算要逛街,逛的也是青楼、酒肆,以及别的一些好玩的地方,有谁会像这登徒子一样,来逛作坊?

    她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些作坊和店铺到底有啥好逛的。

    逛也就罢了,可她却是发现,郑经没进一家作坊或店铺,都得拉上作坊主或店铺掌柜聊上半天,问各种东西的产地在哪里,主要材料是什么,采用什么工艺之类的,问得作坊主或店铺掌柜都极为不耐烦。

    若不是有陈管事打着德王府的招牌,她估计这家伙早已被人撵出十遍八遍了。

    “你到底想做什么?”

    眼见日上当头,连她的肚子都饿得有些咕咕叫了,而郑经还想走进下一家店铺时,她忍不住出声问道。

    “哦,我在寻找一条能赚钱的新门路。”

    郑经随口就回道。

    这其实也算是大实话。

    别看他手头还有差不多两千两银子,可那点银子,也就够印一千来本精装版《三字经》的本钱,就算那书的利润会很高,可资金的回转毕竟需要一个周期,因此,他确实还得另想赚钱门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