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而小鲁一回来后,则立即也忙碌起来,开始完成滚筒的最后制作。
滚筒的辊芯,是用木头做的,他现在要做的,是把辊芯装到刚拿回来的铁质支架上,然后再给支架装上把手,给辊芯裹上用来沾油墨的厚棉布等。
单从形状上来说,郑经所设计的滚筒,跟他所熟悉的油印机的滚筒并没太大区别,只不过在取材上稍受局限。
头一回进书局木匠房的顾倾城自然是被这一片忙碌景象给惊到了。
因为保密的需要,郑经早已吩咐,任何无关人士,未经他允许,都不许进工匠房,事关书局的事,也不许外泄,因此,哪怕顾倾城来时,自称是郑先生的弟子,也只能在第一进等。
“先生,这是……”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眼前的忙碌,跟郑经所说的奇迹有什么关联。
“倾城兄,你先看看这精装版的《三字经》内容如何?”
郑经从费老头那里要过了那一叠他亲自释义的《三字经》手稿递给了顾倾城。
也因为保密的需要,之前他在船上日夜赶工所写出来的这一释义版《三字经》,在船上时并没有给任何人看过。
包括德王妃。
也包括顾倾城。
顾倾城立即接过去细细看了起来。
很快又是满脸的震惊。
要知道,简版《三字经》虽然堪比圣人书,但总共也就八百来字,而这释义版,则是多达三万多字。
字多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每一句的释义,要么包括具体的解释,要么蕴含典故,释义再跟《三字经》的原文合到一起,那只要能识字的,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也就是说,有了这本释义版《三字经》,哪怕是一个从来没教过书的秀才甚至是童生,都可以去当幼童启蒙老师了。
这实在是太了不得了!
而最让他震惊的是……
这么多典故有根有据地引入到此书中,那得读过多少书,了解多少史实才能做到?
他自愧做不到。
因此,他立即又是一躬身,佩服道:“先生厉害,学生自愧不如。”
而郑经则得意地笑了笑,继续等待费老头完成第一板的刻制,以及小鲁将两个滚筒给最终制作完成。
真正的奇迹,不是这叠手稿,而是用新型印刷机所印出来的书。
两位匠人也并没有让他等多久。
很快,费老头在细细检查过已经雕好的第一块板之后,开始往简易印刷机预制的版槽里安装。
小鲁,也拎着两把已制作完成的滚筒走了过来。
而一名印刷工,则期待地把一罐昨天熬好,但用陶罐密封了的新型油墨递给了郑经。
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所有的工匠都放下了手中的活,围到了郑经的身边。
这华夏书局成立后的第一印,自然还是得由郑经亲自来操刀。
这是要干什么?
不明所以的顾倾城一脸狐疑地站在了郑经身边,紧盯着那个看似有点稀奇简易印刷机。
而明白一点所以的徐玄机,则颇为期待地站在了郑经的另一边。
她已经知晓了简易印刷机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