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非得逼我割韭菜-《大夏状元郎》
第(1/3)页
写什么好呢?
当准备好文房四宝后,郑经一边慢慢地研着墨,一边在斟酌。
好的诗词他肚子里的藏货有的是,甚至连《水调歌头》和《青玉案》那个级别的都还有不少,但适合拿出来献给皇太后的似乎却并不多。
来首拍老太婆马屁的?
祝她万寿无疆夸她人间绝色天下之富之类的?
这种事郑经有点干不出来。
而且,他的调子本来一开始就起高,如果现在还是一出手就是绝世佳作,那以后还怎么收场?
因此,他决定暂时收一收,随便来一首应付一下。
“这样吧,这一路跟着王妃从豫州下会宁,我算是欣赏了不少江南美景,就写一首描绘咱大夏国大好江南的小诗献给太后吧。”
他开始为接下来的这首诗做铺垫。
既然拍马屁的诗不愿意写,表情的婉约词也不适合写,那就干脆纯粹地写景好了!
不等德王爷表态,他提笔快速挥毫,很快,一首龙飞凤舞的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用说,这又是一首剽窃之作,来自唐代诗人杜十三的传世佳品,描绘的正是南北朝时期的江南美景,而郑经需要做的,只是将其中的南朝改为南国。
之所以选这首诗,是因为佛道盛行正好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中原大地,到处都是庙宇和道观,光是会宁城内和周边,大大小小的庙宇和道观就有数十座。
而最为关键的是,从豫州到会宁,确实逾千里之遥。
极为应景!
他一停笔,德王爷和太子爷这两位爱诗之人立即就凑了过来,细细斟酌了起来。
德王爷:“……”
好诗!
哪怕不算绝世佳品,起码也是传世佳作!
他先下了一个结论。
然后摇头晃脑地感慨了起来:“啧啧啧,真是了不得,这描绘江南美景的诗,老夫也算是见过不少,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一首能像浪之这首《江南春》一般,只用寥寥数笔,就将江南美景完整地描绘出来,让人遐想连连。”
他开始情不自禁地点评起了这首诗。
不得不说,他的欣赏水平还是可以的。
哪类诗词最难写?
不是借景抒情的婉约词,也不是以物咏志的慷慨诗,而是纯粹的写景诗。
这是因为,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以物咏志,都可以借题发挥,有很大延伸空间,而写景诗,却是得靠寥寥数笔来写实,写的是浓缩的精华。
就好比一个高明的画师,让他画一座山、一棵树、一只鸟、一群人容易,但想让他寥寥数笔,就画出大气磅礴的千里山河,却是很难很难。
而用文字来描述,则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考虑到这一因素,杜十三的这首《江南春》,称之为绝世佳品其实也不为过,罕有纯粹的写景诗能超越,和它相仿的,也就只有李大仙的《早发白帝城》那个级别的。
“呵呵,王爷有所不知,浪之不仅诗词写得好,对诗词之道,也早有深得,写出这等好诗实属正常。”
德王妃也忍不住接话了。
若不是郑经再次提笔写诗,她差点都忘了,在船上,郑经还给一众士子上过一堂诗词课,专门讲诗词之道,让她印象极为深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