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另一种说法-《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事实上,他们确实也是认同的。

    “那好,我就先来说说,为什么天下大势,势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郑经又出声了。

    “之所以分久必合,也有几点原因。

    “一是血脉相承,整个中原大地,都视自己为炎黄子孙,既然是一家人,就没有长久分开的道理。

    “二是文化和语言上的相通,尤其自秦统一语言文字以来,大家说的是同样的话,受的是同样的文化熏陶,同样也没有长久分开的道理。

    “三是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巨大的影响力,自汉末以来,中原大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外族入侵的过程,但无一例外的是,入侵的外族都会被汉文化所同化。

    “四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一个国家一旦强盛,就不允许旁边有他国对自己形成威胁,会趁强盛灭之并一统天下。”

    郑经一口气又说了一长串。

    这确实是他的专业,他说起这个来,几乎用不着多加思索。

    而卢勋和德王爷都几乎同时点了点头。

    他们虽然熟知历史,但从未有人用这样一种角度来跟他们将原因,因此暂时只有点头的份。

    “至于合久必分,原因则很简单,那就是王权核心的力量,已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中原大地的良好运转。”

    郑经又来了一句。

    卢勋和德王爷还是只有点头的份。

    “再说朝代的更迭,因何而盛,又因何而衰。

    “每一个朝代的兴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上有明主,中有能臣,下有良民,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而每一个朝代的衰亡,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民不聊生,腐败滋生,内忧外患。”

    郑经又将第二大观点具体描述了一遍。

    卢勋和德王爷再次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也没啥可争议的,因此两人并不打算出声打断郑经的讲述。

    只不过此时的卢勋却是在想,到目前为止,郑浪之的观点暂时只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任何一个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能说个一二出来,谈不上有多稀奇……

    他刚这么一想,郑经却又说道:“那么我真正的问题来了。”

    卢勋和德王爷立即一凝神。

    “自魏晋以来,这天下就是四分五裂,至今已逾三百年时间,按分久必合的道理来说,这天下理应早该一统了,可事实却是,不管是东南西北,这朝廷已换了好几个,却还是未能一统,你们说,这问题到底出在哪?”

    郑经真正的问题来了。

    按照他前世的习惯,他讲课时,是先讲一部分知识或道理,然后再提出一个较为有难度的问题来跟学生互动,现如今,他又把这一习惯给表现了出来。

    这确实是把卢勋和德王爷给问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