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真被挂上号了-《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这下宣帝爷有些不悦了。

    “他说,他现在还年轻,暂时又未金榜题名,就这样出仕的话,顶多就是当个小吏,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既然如此,还不如专心著书立说办报办义学,用另一种更能发挥他才华的方式来造福天下。”

    德王爷不得不继续解释。

    总体来说,他还是比较厚道的,虽然把郑经给爆到了皇帝面前,但一到关键时刻,还懂得找理由来为郑经开脱。

    “哦,是这样啊……”

    宣帝爷的不悦之情总算又烟消云散。

    德王爷的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不管郑经如何有才,可他现在毕竟还年轻,也还没有做到名震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德王爷把其举荐到他这里来,他顶多也就是用一个六七品的小职位将其打发了。

    任用官吏,也是讲规矩的,学识、资历、名望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缺了就得从低做起,一步一步往上升。

    “那……你的意思呢?”

    他干脆又征求起了德王爷的意思。

    这也是两兄弟的惯常相处模式之一。

    宣帝爷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弟弟虽然不喜管事,但事实上却是极为有才,虑事也极为周密的,因此在很多时候,他都喜欢先听听弟弟的意见。

    比如说卢勋之所以能升迁到会宁府尹这一位置,就是因为德王爷的举荐。

    “臣弟认为,他说的也很有道理,不如先让他在民间养养望,积攒一下声望也罢,真要想用他的话,等他参加完会试,中了进士后也不迟。”

    德王爷自然是连忙为郑经开脱。

    此时的他,还指望着跟郑经把《华夏日报》给办出影响来,因此当然不希望郑经就此被宣帝爷所用,然后被安插到朝廷某个角落里去浪费时间。

    “也罢,那就等明年春闱过后再说吧,你跟他说,明年的春闱他务必得参加,而且还得给朕考个好名次。”

    宣帝爷点头同意了德王爷的意见。

    但与此同时,却还下达了一条指令。

    命郑经奉旨参加会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