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再折服一个-《大夏状元郎》


    第(1/3)页

    郑经确实又当着阮留之的面又把道家的道给否了一次。

    但这并不是为了迎合张籍,而是为了客观。

    既然是客观,那转折自然紧跟着就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道家的道也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最起码它借天地自然之说,来劝人向善修心修德,从立意上来说,是好的,因此值得弘扬。”

    转折就这么来了。

    张籍和阮留之都愣住了。

    而张籍则不甘心地问道:“此言怎讲?”

    “因为人之道存在的意义,是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让天下更安定,而道家的道,是有此功效的,因此能不能经得起推敲,其实没那么重要。”

    郑经又回道。

    又一次开始怀疑人生的阮留之总算又稍稍松了一口气。

    之前的他忍不住想,要是由着郑经再这么折腾下去,道家的根基迟早会被毁掉,也好在郑经现在又说了一句,道家的道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张籍却又有些不甘心了。

    要知道,现在是儒家式微,被道家给盖了过去,因此他立即又问道:“那依你看,道家的道,跟儒家的道相比又如何?”

    “道家的道,是百姓之道,适合普通老百姓修,而儒家之道,是天下之道,适合读书人及主政者来修,客观来说,治理天下的话,还是儒家的道更为合适,若是二者合二为一,天下就会更太平。”

    郑经的回答来了。

    不偏不倚。

    还是没有迎合张籍。

    确实也够客观。

    按照郑经的理解,道家的天之道确实是不值一提,但在修心养性方面,    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但其清静无为的主张,    用来治天下就很不合适了。

    治理天下,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更合适。

    只不过他这么回,张籍的问题紧接着又来了:“既然如此,    那为何天下之人,连很多读书人及主政者都去信道家的道了呢?”

    说完,    他还又一次不满地瞪了阮留之一眼。

    说起来还真是悲催。

    过去数百年来,    儒家式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当自己的得意门生都改投道家之后,连张籍这样的儒家守门人,    都已经对儒家之道也那么一些不自信了,于是抱着问道于盲的心态来问郑经。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已经说开了的郑经倒是淡定。

    通过短暂的交流之后,他已经大致摸透了这位名儒的心情,    因此,    此时的他心里又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    那就是想办法把这位儒家的守门人也给折服了。

    已经把道家的诸糅真人给折服了,    再把儒家的张籍也折服,会不会很香?会不会很好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