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的确远,易小天何止是有所感悟呀!分明当初差点就要迷路了。 要不是乌桓的“大毒枭”小特务的引导… 曹军的使者车队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正确的前行道路了,就连能不能及时的采买物质,也变成未知数。 所以…这个补给嘛! 易小天眼珠子一转,细细的思虑了一番… 有了! 顷刻间,他想到了两条渠,历史上为了确保征讨乌桓时的补给问题,曹操遍访能人异士,不惜耗费几个月,最后才探寻到的方法——修建两条渠。 心念于此,易小天直接开口。 “瞒兄,其实后勤补给并不难办…比如,可以修渠呀,从邺城通往乌桓之间是有水道的,只需要将水道挖通,就可以形成冀州、幽州、辽东三点交汇的水渠,粮食的补给沿着水路可以运到前线,还能顺道灌溉周围的土地,围湖造田,实在是利军利民的好事儿,大事儿!” 挖渠? 这个提议一经抛出,曹操整个人眉头微微一蹙,嘿,易兄的主意还真是别出心裁! 曹操是个聪明人,他自然能理解…甚至,他心头已经将辽东、幽州、冀州地图中很明显的几道湖泊联系在了一起。 细细的去估算,继而联想到它们的难度,需要的工期! 好在此前,平定北境,在易小天的提议下,曹操没少挖渠…轻车熟路,就连民工的征召都是现成的。 嘶… 曹操陷入了深思,越是细细的琢磨,越是觉得,这挖渠,用水路运输解决补给问题,可行,能行! 终于,曹操睁开了眼睛。 “易兄,你这招妙,妙呀!其实只需要两条渠就能够把冀州、幽州、辽东联合在一起,用水路,从邺城发出粮食,到辽东收到粮食,三天足够了!灌溉周围的土地,更是对北境的发展、繁荣大有裨益,易兄,你这招简直绝了!” 曹操止不住的称赞易小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