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马钧其实就是他这一趟回到许都要做的第二件事情。 说出来可能有些奇怪,但是襄阳一战,几乎打空了易小天这段时间攒下来的家底。 当然,易小天不至于说是破产了,毕竟邺城、许都、酸枣县那边三处山庄,尽是开足了马力在生产。 铁匠铺依旧接受着曹操的订单,但是…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关键是…人没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要赚钱,浅显的说,是要靠供需关系的平衡才能实现稳定的财产增长。 现在是易小天空有生产力,却没有了市场…铁马蹬他能产的再多,那也都是无用功,现在曹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兵马了,所以铁匠铺的订单锐减,易小天这段时间的收入又小于支出。 襄阳的有间山庄,易小天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只不过…因为战事的原因,所有的东西都要推到重来。 盐矿搁置了,盐铺也搁置了,大把大把的银子,都花在了给黄月英的匠作坊输送材料上面。 当然…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好的。 只不过,易小天真的要想办法筹集银子了。 长安的有间山庄还没有开起来…总不能让那里的山庄计划胎死腹中吧? 所以马钧,就是易小天接下来的金牌工具人。 然而…易小天通过历史,知道马钧此人绝对可以称之为三国时代第一发明家,却不知道在这个建安十四年的时候,马钧到底在哪。 因此…这段时间,易小天不是没有干正事…他在找人,漫山遍野的找人——同样的,为了找人,他又花出去了不少银子。 钱多的时候,花起来可能没什么,钱少的时候,每一钱银子花出去,易小天都觉得是在割肉。 好在这一切都不是徒劳无功。 易小天找到马钧的时候,马钧正在游山玩水。 是的…一个人游山玩水,灰头土脸的,身上的钱财尽是他平日里做些小玩意卖出去之后赚到的钱财。 无人与他同行,他也不会与旁人交流,走到一处便在一处住下,走走停停,似乎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