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字展之后-《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第(1/3)页
第九百五十三章字展之后
在极短的时间里,孙权和世家大族短暂的联合了起来,很快便查清了动荡的根源。
也顺势知道了北方正在发生的盐业革命。
这样的消息换来的,其实只有江东这些世家大族的恐慌罢了。
他们怀疑有人是刻意将北方精盐低价的消息传入江东,妄图以此打破江东盐业的平衡(其实是他们的垄断),不管怎么样,如果同样的盐价崩溃传到了江东——后面的局面恐怕很难轻易收场了。
两年的时间…事实上,江东的百姓根本就是被蒙在鼓中。
他们不知道北方基本上家家户户已经吃上了品质上佳的上等精盐——那可是雪白雪白的雪花盐啊,放在江东,一斤精盐千两白银根本不是梦。
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又因为陈福安所带领的盐商商会与吴郡张氏之间的对抗而遭了殃——
有人可能奇怪,如果是两家相互竞争的话,食盐的价格不是只会走低吗?
这分明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呀?
通常来说,这样去想,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下的通畅,一般代表着的是被称为良性竞争的市场交锋。
非为零和博弈的前提之下,两家巨头相争,确实会让任何商品的价格不断走低。
问题就在于——陈福安和吴郡张氏之间的关系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同行之间的关系啊。
就在三五年前,陈福安还是吴郡张氏的一条走狗,张氏丢根骨头,他就能吃上骨头,张氏丢出一块肥肉,他便能开一顿荤。
可陈福安并不安于现状。
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大做强,他心底里想要逆袭成为尊贵的上流人士,人一但有了欲望,就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因此陈福安率先发难之后,他引领了一批商会的散户商人,夺走的,是吴郡张氏经营多年的销售渠道。
发展了那么多年,吴郡张氏其实并不会派遣家中的嫡系子弟亲力亲为的掌握家族名下的所有产业。
类似于托管,或者说承包的体系之下,陈福安的行为,根本就是钻了吴郡张氏的空子。
掌控了无数销售渠道的情况下,自封为代理人的陈福安在短时间内,靠着涨价、囤货等等一系列的手段,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