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联贼击奴”-《1635汉风再起》


    第(1/3)页

    1650年8月5日,南长山岛。

    原大明云南副使杨畏知有些虚弱的扶着腰站了起来,看了看码头喧闹的场景。

    无数身着黑色军服的齐国士兵正在从船上鱼贯而下,然后排成一列列整齐的军阵,随后在军官的带领下,朝远处的一座城中走去。整个队伍严整而又肃然。士卒肩上扛着火枪,昂首阔步,每个人似乎均未受到任何行船的影响,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充沛的精力。

    嗯,此乃强军呀!

    杨畏知暗暗点着头,随后行至码头一处公事房中,等待驻岛上的大明官员前来迎接。他此行,跨越数千里海路,从广西乘船一路辗转来到登莱,是代表原大西军首领孙可望,前来觐见永初帝,并表示归附,尊大明正朔,请求朝廷封赏。

    大西军在张献忠死后,麾下诸将共推孙可望为主,保持了军心如一,队伍不散的局面。

    四年前,大西军在川南和重庆一带与吴三桂拉锯一年后,突然南下,克綦江,进入黔北。随后,取遵义,渡乌江,占贵阳、永宁,黔西南诸府县均望风而降。

    与四处飘荡的大顺军不同,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统领下,以贵州为基础,休整部伍,稳扎稳打,准备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过,贵州地瘠民穷,发展并不顺利。

    恰巧,云南阿迷州(今云南红河州所辖开远市)土司沙定洲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攻克昆明,逐走了明朝黔国公沐天波,称霸一方。而沐天波手下将领龙在田在张献忠谷城诈降时,与孙可望有旧,听闻大西军屯兵贵州,便派人前来求救。

    孙可望闻讯后,大喜过望,云南可比贵州富庶多了。遂驱大军进入昆明,并迅速击败沙定洲,除普洱、东川外,云南十八府悉数纳入大西军辖下。

    而在两年前,大顺军在李自成战死长沙后,部队分崩离析,李过、高一功、袁宗第等人率大部顺军,往奔贵州、云南,来投大西军。由此,两军合流,聚众兵马近二十余万,声势浩大,诸军仍以孙可望为主,开始攻略四川、湖南、广西等地。

    当初入住云南时,孙可望、李定国等人为了尽快平复云南局势,曾与沐天波、大明云南副使杨畏知等大明官员有约,不用大西年号,不妄杀人,不焚庐舍、淫妇人,并与沐天波等共同管理云南。

    另外,张献忠死前,也曾遗言告知孙可望,“我死,尔即归明,不可为不义。”同时,大西军攻略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也必须打出一个足够有号召力的旗帜。无论是大西军,还是大顺军,曾经多以流动作战,屠灭士绅,抢掠嗜杀百姓,而有些“恶名昭昭”。因而,在攻伐经略地方时,农民军便打出了大明旗号,以减少不必要的掣肘和阻碍。

    另一方面,孙可望虽然被西军和顺军共推为第一当家人,但却不能和当年张献忠的绝对权威想比,他的地位,基本上是和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李过等人同等的。为了名正言顺的高出李定国等人一头,孙可望便接受了昆明诸生金维新(原名金公趾)的建议,举大明旗号,尊永初天子为正朔。想通过大明永初朝廷的册封,让自己可以高出他人一头。

    因此,孙可望便派杨畏知为正使,龚彝为副使,携带他本人书信一封,另备黄金一百两,琥珀八块,白银五千两,从广西钦州乘船出海,前往登莱觐见永初帝,要求“联合恢剿”,并予以自己秦王封号。

    在当年洪武皇帝定鼎天下时,册封了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分封各地,其中老朱家的老二朱慡被封为秦王,被称为“天下第一藩”。不过,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破西安,俘获了第十三代秦王朱存枢,使得建藩西安二百七十三年的秦王藩国灭亡。

    孙可望贪秦王为众藩之中的第一王,因此特意请封为秦王,就是要压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一头(艾能奇征东川府时阵亡,李过病殁),成为云贵湖(湖南)广(广西)地方势力真正意义上的话事人。

    何腾蛟、金声恒、姜瓖、李成栋相继败亡,永初朝廷不伦是兵力、财政都遇到了危机,声望也跌到了谷地,再加上,孤悬山东半岛,还遭到清军的大举围攻。这个时候,孙可望主动结好,那绝对是雪中送炭。

    目下,所有抗清势力中,孙可望所领的大西军和大顺军合营兵马实力最强,辖下云南为当前国内经济最繁荣稳定的地区,正足以充当抗清大基地。因而,孙可望便毫无心理障碍地向永初朝廷请封秦王,其信心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