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丁原困境,袁隗发难(5K)-《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2/3)页

    智力:85

    政治:90

    魅力:59

    特性:【泰然自若】身陷重围时,不会陷入自乱,统率+5。

    【工策】所在区域修建速度加快,提升物资调配速度。

    【强健】身体健朗,不易生病,耐力+3。

    忠诚度:70%

    收益:政治+0.9,当前政治:73.53。

    久违的变强!

    刘擎心中乐得开了花,当即扶起董昭,笑道:“今日起,廮陶县长,便是你董公仁的!”

    “多谢主公!”董昭再度拜谢。

    刘擎正欲率几人入城,城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哒哒”的马蹄声。

    几人一看,都认出了来者,正是钜鹿太守郭典,正驱马赶来。

    到了董昭身旁停下,暗暗给他使了个眼色,低声责怪道:“公子来此,为何不提前通知于我!”

    董昭犯难,他也是刚刚接到通知的啊!

    董昭正欲解释,不料刘擎却将话接了过去。

    “郭府君,此事不怪公仁,是我来得随性,未提前告知,公仁也是刚刚知晓。”

    董昭一听,心生异样,想不到乍一见面,主公就替自己说话,将责任揽了过去。

    系统:董昭的忠诚度提升了10%,当前80%。

    嚯!一句话博得了董昭的好感度。

    “郭典出迎来迟,怠慢了公子,有罪有罪!”郭典对着刘擎躬身道。

    “还是入城说话吧!”

    两人将刘擎一行人引至郡府,刘擎骑着金戈,两眼四顾,望着廮陶景象。

    廮陶是一座旧城,尧舜之时,便有记录,想到自己的父王,曾经被贬廮陶王,这一步一景,可能便有父王当年走过的足迹。

    不知从何开始,刘擎开始缅怀渤海王,这是过去数年从未有过的情感。

    也许是因为随着长大,自己的身份再也无可逃避,刘氏的王者血脉开始觉醒。

    也许是因为长安之行,为父王心意难平。

    也许是因为万年带来的那份亲情。

    总之,无论是廮陶县,还是钜鹿郡,现在都是自己的了。

    郡府堂上,郭典正式效忠,刘擎收获了0.7的统率,使得统率增长到了63.25。

    “主公之心,主公之志,沮公与已悉数告知,郭典不才,文不成武不就,但也愿为主公守一方领土,保一方子民,为主公大业献一份力!”郭典诚恳道。

    刘擎笑着回应,指了指郭嘉与典韦,笑道:“我先得郭,再得典,今又得郭典,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哈哈哈!”

    众人齐笑,郡府的气氛十分轻松。

    诚然,从属性上讲,郭典并不出色,品级是出类拔萃,他有今天,便得益于父王当年的举荐,以及他的兢兢业业,英勇敢战。

    冀州黄巾势大之时,他与卢植硬是将张角打得龟缩进了几座城池之中。

    或许他不是开疆拓土的猛士,但完全做得到保境安民。

    谈了片刻,刘擎听了不少关于钜鹿郡的情况,觉得差不多了,便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之上。

    “君业,你与魏郡太守厉温,交往较多,可了解此人?”

    郭典答道:“回主公,厉温字伯冲,涿郡涿县人,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阿,黄巾之时,他率军从魏郡攻入钜鹿,后驻守曲周,策应皇甫将军的中军大营,攻广宗之时,他亦率军杀出,与中军合围,后来我二人便随傅燮将军一起前往河东郡,驰援皇甫将军……”

    “此些事,我倒听说过一些。”刘擎开口道。

    实际上是为了打断了郭典之言,因为这些事,他都知道。

    刘擎想知道的是,厉温的立场。

    王芬在冀州行谋逆之事,他身为魏郡太守,是否知情,魏郡作为宦官赵忠故乡,厉温是否可能与宦官有勾连,至于袁氏,倒不见得,袁氏的影响力主要在汝颍和中原之地。

    “郭府君,魏郡乃是冀州中枢,主公若想在冀州站稳脚跟,冀州非取不可。”郭嘉开门见山的提醒道。

    “哦?”郭典后知后觉的讶异一番,然后脸上似有担心,“主公如今为雁门太守,只怕以此身份,无法说服他,若是引兵前往,必然遭其奋力反抗。”

    “黑山军过境,厉温好似没奋力反抗吧。”郭嘉嘲弄道。

    “那是因为厉太守与其长史审配不在魏郡,二人之中哪怕有一人在,便不容黑山军横行,自二人回后,魏郡境内黑山军,已被尽数清除。”

    审配?刘擎突然抓到了某样东西一般。

    “审配是魏郡长史?”刘擎问道。

    “不错,审配审正南,本就是魏郡人士,前太尉陈球任繁阳令时,审配便是其下属,此人亦忠烈正直,与厉太守脾性相投。”郭典介绍道。

    好家伙,坐守孤城的审配,正直不阿的厉温,这是双倍的难啃啊!

    刘擎觉得,要想以武力取魏郡,会十分难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