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朝廷对燕王的态度(4000)-《永乐之盛》


    第(3/3)页

    与此同时,应天府皇城,乾清宫灯火通明,方孝孺今天带着杨贤之来见朱允炆,说是推荐个读书的好面子。

    朱允炆心不在焉的接见,让方孝孺自己安排,便和黄子澄还有齐泰商议出兵的事情。

    自从知道朱棣在北平起兵,周围不少将士都跟去后,朱允炆已经坐不住了。

    前几天刚传来朱棣向蓟州和通州去了,蓟州很快就保不住了。

    今天又传来,说北方的不少卫所也叛变了,谷王朱橞的封地也沦陷了。

    朱橞狼狈不堪的丢盔弃甲,直接逃回京城来,还有不少将士听见朱棣起兵,连抵抗也不抵抗,直接投降。

    差点没把朱允炆气死。

    “黄先生,齐尚书,朕已经安排耿炳文,可胜算到底有多少,朕心里没谱。”

    黄子澄道:“陛下,燕贼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朝廷大军调集,燕贼必定覆灭。”

    朱允炆心里也希望自己这个叔叔直接死在两军对阵中,免得自己还要处理,但还是故作担忧,对齐泰说道:“齐尚书,朕希望你们告诉将士,若是他们捉到四叔,请完好无损的将他带回来。”

    齐泰皱眉,两军交战,非死就是伤啊,这怎么能将朱棣完好无损的带回来。

    他们面对的可是朱棣,藩王中领兵打仗最厉害的朱棣,齐泰不敢保证。

    黄子澄道:“陛下龙体要紧,还是早早的歇着吧。”

    朱允炆看到时间不早了,也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出了宫门,齐泰道:“此事黄兄真要听陛下的?”

    黄子澄摇摇头,“燕贼如此难对付,陛下太过仁慈,活捉燕王怎么可能。

    那燕王可不是这么好说话,我去书信一封,送到北伐大军的大营中,明日夹在奏疏里让陛下盖印。”

    齐泰听见黄子澄竟然要如此,立刻阻止道:“这是假传圣旨,陛下知道了会怪你的。”

    黄子澄摇摇头,他教了陛下好些年,陛下什么心思,他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

    陛下以仁孝治天下,怎可做出如此杀叔的事情,这会让陛下的圣明毁于一旦。

    当时湘王自焚,朝廷中就因此分成了两拨意见,百姓也传的沸沸扬扬。

    “湘藩的事,就是给陛下蒙羞毁声誉,此事陛下生气至极。抓住燕贼就地处决,还有那个成渊,听说之前燕藩私自造刀剑兵器,就是这个成渊气的坏心思。”

    齐泰面色凝重:“那就听黄兄的吧。陛下那里你可要交待好。”

    黄子澄道:“我们为了大明朝愿意搭上自己的性命,陛下会理解我们的。”

    第二日,大明应天城中的百姓又围着说书人。

    自朱棣起兵,应天城中,说书人对河北的局势开始议论纷纷,同时看着朝廷的做法。

    城中京卫营和兵部,这几天热闹的很,朝廷更是直接任命耿炳文为北伐大将军,抓燕贼。

    最架在火上烤的是徐家。

    徐增寿和徐妙锦偷偷离开原本只是想叮嘱大姐一家小心,谁知阴差阳错留在了北平。

    街头巷尾流言满天,昔日的中山王府被当成笑话。徐家的女儿嫁藩王,一个被囚,一个造反。

    如今徐家的儿子身为朝廷的都督,也跑去北平了。

    徐辉祖气的鼻子冒烟,今天上早朝时,被文武百官挤兑,就连朱允炆也怀疑,徐辉祖通燕贼。

    门口安排了许多锦衣卫。

    徐膺绪和徐辉祖这几天待在家中唉声叹气。

    他们徐家的名声全部都毁了。

    徐辉祖怒道:“他们竟然背叛了朝廷,我会替陛下把他们都给抓回来的。”

    徐膺绪道:“大姐他们也是被逼的啊,你看看妹夫被囚禁……”

    “闭嘴!我们徐家没有他们这样的人,给父亲蒙羞!”

    徐辉祖说完,起身离去,朝廷的态度是剿灭叛乱大军,陛下的态度他很清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