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格局小了-《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第(2/3)页

    “我好像记得,第一集里的《悲惨人生》中似乎也提到过这件事……”

    孟浪仔细回忆。

    【那年的年底,孩子早产,7.7斤的大胖小子,b型血。

    外面漫天的烟花,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庆贺……

    即便是第二年爆发的疫情,都没能冲淡我哪怕一丝丝的喜悦……】

    “对!就是这个!”孟浪一锤掌心。

    他立刻拿出一本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几个时间点。

    2019年年底初见端倪。

    2020年1月23号封锁。

    同年2月7号,孟浪卒,但封锁尚未解除……

    “才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情况就危急到了这个程度,看来这种病毒扩散速度极快,而且危害极大。

    就是不知道它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具体伤亡情况怎么样……”

    由于自身与外界隔绝的关系,《围城》中提供的线索并不算多,甚至连这场大流行后续的发展也因为“自己”的死亡戛然而止。

    不过没关系,孟浪表示自己这边没别的,就是人多!

    一个“孟浪”倒下了,还有无数个“孟浪”前仆后继。

    按照一天一更的刷新频率,理论上,自己一年能造365个。

    再多的坑,我也能给你生生填平了!

    要是他想,多派几个“自己”深入险地,甚至能把当时的“全市疫情区域分布图”给你搞出来。

    就是这么干吧,有点费“孟浪”。

    “奇怪,为什么这么大的事,除了《悲惨人生》曾经一笔带过,但是其他版本的自传却从未提及呢?”

    他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悲惨人生》存活时间18年。

    《我的奋斗》存活时间10年。

    《迟来的正义》存活时间10年。

    《活着》存活时间3个月。

    《围城》存活时间近2年。

    按照自己前三集存活的时间跨度来讲,是完全有可能完整经历了整个大流行的,那么为什么只有只言片语留下来呢?

    这是不是说明,这本书所能传递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自己’只能选择“这辈子”最关键的‘情报’传达给自己?

    孟浪摩挲着手中的《围城》……

    这书……似乎变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