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过于关切-《三国之我的祖父是曹操》


    第(2/3)页

    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不外乎曹操一下子革除这么多的董承派官员,董承派的声望在汉廷之中立时一落千丈,而荀彧派,也就是维护曹操派顺其自然的水涨船高。

    日后只要曹操任人唯亲,将他自己的亲信安插进来,偌大汉廷便会成为曹操的私人机构,狼子野心,天地可诛!

    这不是篡汉这是什么?

    这岂非就是明目张胆的篡汉?

    可惜种辑并没有胆量说出实话,他也怕死。

    这是董承派的特质。

    他们一方面勇敢维护皇帝皇权,一方面又惧怕曹操的威权,一方面愿意以死明志,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死后,汉廷无望,左右为难,甚为尴尬,其中代表人物便是董承,种辑等人。

    譬如董承,衣带诏事件,他便是为了保护种辑之人,吴子兰之人,所以宁死不屈。

    可临死之前,他却仍是要见刘协最后一面,告诉刘协分化曹操权力的办法,以此来帮助刘协重新夺回皇权。

    他熬了大半辈子,衣带诏之前,曹操刚刚迎回皇帝初时,他没机会动手杀曹操么?有。

    但是他不敢那么做。

    而当他真的要死的时候,他却也能慷慨赴死,毅然决然。

    董承一派都是汉室重臣,深受皇室权威的熏陶,所以对于家国怨念比较深重,处在曹操与刘协之间,自然是左右为难。

    于是种辑的一番话便可以看作是董承第二,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只不过种辑并没有董承那么聪明,董承不会把问题推回给皇帝。

    刘协本就指着他们帮自己解决问题,可种辑的这番话却是又将这个问题推回给了刘协,这叫刘协如何应答?

    难道他还敢质问曹操不成?

    他显然不敢,他甚至连一句反对的话也不敢说。

    于是他只得看向曹操,战战兢兢的道:“丞相所言甚是,一切全由丞相做主。”

    事实上而今的汉廷,一切本就是由曹操做主,刘协虽贵为皇帝,但也只能屈居于曹操之下,当个傀儡,成为曹操发号施令的依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