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语不惊人誓不休-《大晋风骨》
第(2/3)页
只可惜今年是东晋太兴四年。
因为他本身就是祖氏后人,所以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
八年前,一心北伐的祖逖带着部曲和宗族数百人,渡江北上,仅凭着皇帝敕封的空头官衔,殚精竭虑步步为营,一点点开创出大好局面。
正当他意气风发,准备挥军直捣洛阳,恢复晋室江山之时。
素性猜忌的皇帝司马睿,却突然任命自己的亲信戴渊,为都督江北六州诸军事,出镇合肥。
这不明摆着来节制他吗?
在发现戴渊根本无意北伐之后,祖逖忧愤成疾,也就是在此时,祖逍请求父亲将他送来了雍丘城(今河南杞县),专门为祖父侍疾。
几日前,有彗星现于分野,在古代这可是不祥之兆,让本就心情悲观的祖逖,病势越加沉重。
这些日子,前来探病的访客络绎不绝,他们中有祖父的亲朋故旧,也有许多心怀叵测之辈。
有对北伐游离不定的河南坞堡主,更有在后赵与东晋间首鼠两端的本地豪绅,还有态度暧昧的江东世家……
今晚的神秘来客,祖逍一开始也不知道身份,但方才祖父那声怒斥,却让他明白了,此人是大将军王敦的使者。
王敦乳名阿黑,也只有霸气如祖父,才敢直呼其小名,痛陈其野心。
四年前晋王司马睿登基时,并没有得到北方士族的承认,若不是南方士族鼎力支持,根本难以上位。
而南方士族中,又以举家南迁的琅琊王氏为最,司马睿拜王敦为大将军,王导更是被尊为“仲父”,任骠骑大将军。
时人称之“王与马共天下”,可见其权势滔天。
如今政权渐稳,陛下对王氏既畏且恨,遂引刘隗、刁协、戴渊等以为心腹,意图钳制王氏。
无奈之下,王导自请降职,王敦远离朝廷去了武昌,心中却越发愤愤不平,双方关系十分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大半年前,王敦派使者入建康,言称欲挥军东进,以此来试探朝廷各方的反应。
然而让司马睿失望的是,除了几个清流文官痛斥其狼子野心之外,武将们却集体保持了沉默。
当时威势正浓的祖逖闻讯,立即派人唤来使者,大义凛然一顿痛骂。
更是明确表示,若王敦敢轻举妄动,他必带兵朔江而下,直取武昌。
在东晋小朝廷的各派武将之中,要么是从北方一路溃败而来,要么就是偏安江东,从未真正打过大仗。
唯有祖逖,带领的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残暴生猛如石勒之流,节节败退之下,亦只能修书示好,暂停干戈。
王敦虽然手握重兵,又得到了江东士族的暗中支持,面对祖逖的强硬态度,也不得不选择了暂时隐忍。
然而,正是这次与石勒议和,引起了司马睿的猜忌。
于祖逖而言,这是战略需要,高歌猛进了这么久,必须要有个机会停下来休养生息,巩固战果。
何况他一直没有得到过朝廷的任何粮草资助,因此默许了石勒提出的互市要求。
短时间内,边境上的交易便兴旺起来,为他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