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 募降将-《明耀四方》


    第(3/3)页

    不比后世,中世纪海鱼不担心塑料污染,不担心颗粒污染,不担心废水污染,可以放心食用。

    加上张新不限量收购,引导渔民购买奴隶一天十二时辰捕捞,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渔民-渔船-鱼网-鱼-无限收购-更多渔民-更多渔船-更多鱼。

    鱼就在大海里,因为历史上没有过度捕捞,资源极多。

    明末捕鱼技术已经发达,过去之所以捕捞有限,一是因为保鲜期短,二是不好卖,捕多无用。

    直到张新参与其中,制造大量渔船老板,养活更多普通人。

    大量人受益,作为这一切的引导者,张新自然受益最多。

    还是那句话,明末人很好养活,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

    如果还能有一点点铜钱,就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如果再有一点点银子,加上一点点关心,就能为主家卖命。

    所有一切都建立在食物基础上,其次才是钱。

    同时,张新收到赵进、郑芝龙、吴俊义、富三富、王直海等人从外围发来的反馈。

    他们都在信里提到,人们情绪恐慌不安,商业一落千丈,大量普通人存在饥饿可能。

    这怎么办?

    有办法的,人员已经到位,立刻替换掉各衙门主官副官,立刻开始修路计划,三纵三横,可以多节点同时修,从各县向邻县修。

    以此养活穷苦人。

    关于征地,这个更简单,1619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十个老百姓,九点九个没有土地,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买过来就行,统一收购价,水田每亩银一两,旱田每亩五百文,山地每亩两百文。

    不卖?

    你是不是怀疑叛军的大刀没有脖子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