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 内部矛盾-《明耀四方》


    第(2/3)页

    两部实实远远不如科尔沁。

    一个只有八百骑兵,另一个也只有一千两百骑,    全部融进队伍。

    普通人迁往沈阳定居。

    拔除周边隐患,李魁奇开始直面林丹汗这座大山。

    不比科尔沁,林汗丹是个让明朝和金国都忌惮,又都想拉陇的大势力。

    为削弱林汗丹,与科尔沁联姻是老努的办法之一。

    为拉陇林汗丹,明朝更是花费百万之巨。

    不过,这个时期的林丹汗虽然野心勃勃,有统一蒙古的决心,但并不现实。

    眼下蒙古分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分。

    漠西一直是蒙古本部的敌人,当然不会听从林丹汗吩咐。

    漠北的外喀尔喀,也不承认蒙古大汗是所谓的‘共主’。

    就算是漠南,也分成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察哈尔五部分。

    林丹汗能够支配的,就是位于辽河套的察哈尔部。

    更衰的是,察哈尔部也并不统一,又为浩齐特、克什克腾、乃蛮、敖汉、乌珠穆沁、苏尼特、阿拉克卓特、主锡惕八个部分,互相有都有矛盾。

    这么一盘散沙,林丹汗想要统一蒙古,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张新也没想统一蒙古,原因是力不从心。

    谷戅

    只要拔掉林丹汗即可。

    张新原本也没打算把林丹汗如何,往日无仇,近日无怨。

    主要是这货离大都城太近,正上方直线两百公里,犹如芒刺在背,不除不快。

    与此同时。

    从兴凯湖出发的一万精锐骑兵越过图们江,进入鲜明之国境内。

    朝日鲜明之国,这个名字来自老朱。

    也是从老朱开始,李氏年年上贡,岁岁孝敬。

    每一任君主上任前,都要得到明皇许可,才被视为合法。

    这种情况一直到后世,还在比较隐晦进行。

    然,现任君主李珲却一直致力于在明朝和金国之间玩平衡。

    多次逃避明朝的征兵要求,坚持向后金传达国书。

    因为历史原因,李珲的做法遭到几乎全体朝臣反对,迫于内部压力,直到萨尔许之战以前,只要明朝对北边用兵,每次都会派兵协助。

    萨尔许之战共十二万人,鲜明之国同样也有军队参战。

    遂调兵遣将,征发炮手、射手、士卒共1.3万人。

    大败后。

    李珲坚定推行他的中立外交,在明金两国间施展纵横捭阖的外交技巧,之后多次拒绝或拖延明朝的再征兵请求,对于金国尽量不刺激,与之进行国书眉来眼去。

    凡事讲道义。

    张新对外号称是朱允炆后人,这次派尚可喜进入鲜明之国一是敲打李珲,二是修路。

    修路等于修跳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