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可之前开的药吃了不见好,下一回还是会犯,他对城里的医馆都渐渐没了信任。 今天见一个小娘子在这摆摊,还写的免费看诊,死马当活马医,心想反正不要钱,就过来看看呗。 当宋叶箐说出跟城里大夫差不多的结论时,男子信了她的确有几分本事。 就是不知道给他开的药方子会不会又跟医馆一样了。 围观的几人也好奇的听这个小娘子要怎么给人治病。 “王秀才,你也信她哩?小娘子怕在这逗人玩呢。” 旁边认识男子的人开口道。 “是啊,是啊。”一妇人拎着箩筐,也在赞同。 也有人念叨几句世风日下,然后拂袖而去。 王秀才起身给众人行礼,寒暄几句。 宋叶箐没理会那些话,拿起毛笔斟酌片刻。“您住的地方是不是临近水?如果是的话建议您换个地方住。” 王秀才转身点点头。“确实确实,屋舍后就是河。” 江南水域繁杂,临水而居已是常态。 “可并不止我一家临水,而且家中亲人并无我这病症。” 宋叶箐已经用笔在纸上开始写药方了。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同过敏……意思就是你可以吃这样食物,另一人吃同样的食物就会生病。” 看眼前的人听懂后,她继续说道:“你的脾脏本就弱,故而容易患病。所以才会出现全家只你一人受到影响这种情况。” 王秀才沉思片刻,道: “仔细想来,我那书房是家里最挨近河流的屋子,就算白天也常常让人感到湿冷,非得拢一盆火才能安心读书。或是这般才影响到了?” “极有可能,您可以试着换一个地方读书。否则吃再多药也是无济于事。” 宋叶箐把写完的药方拿起来扬了扬,让墨迹干得更快。 “虚则补之、寒则泻之。平时吃饭不能吃过于寒凉的食物,多吃干姜,韭菜等热性食物。 你按照我写的药方去抓药,买三份。回家后放陶罐里,用水没过药材熬煮,等药汁剩罐子的一半就可以倒出来,一日喝三次。 第二天可以加水再熬,等第三天把药渣倒掉,换一副药再继续熬。这样吃上六天,湿气基本排出,身上疼痛消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