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晨醉-《重生1990之家和万事兴》


    第(3/3)页

    我亲眼见到整整一排小土房,有的三代同居,有的四世同堂,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辆自行车。

    你能想象,一铺土炕,睡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三个娃的景象吗?

    一大家子,三条破毛毯,个个露着大窟窿,三个干巴巴的硬馍馍,是一家人的口粮。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穷吗?”

    刘胜利有点哽咽,铁军很苦恼,好好的喝哪门子酒,平白无故的接受贫民再教育。

    “污染。但凡在工厂里工作超过十年,都有职业病,爷爷奶奶躺着,爸爸妈妈熬着,娃们咋整?”

    “咕嘟!”

    刘胜利摇摇酒瓶,滴酒未剩,伸手拿过铁军面前的酒杯,一口闷了。

    铁军叹口气,端起刘胜利和自己早就掰好的馍碗,走到窗口,把大碗递了过去。

    胖大叔显然一直在听刘胜利的演讲,也叹了口气,拿出两对小号牌,两个碗上夹好,剩下两个交给铁军。

    “都像这位军人一样,能想着咱老百姓,咱大西北有救!”

    胖大叔感慨了一句,去煮馍,铁军苦笑,救毛啊,甘肃很快会蝉联十几年gdp倒数第一。

    端回来泡馍,刘胜利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铁军看着眼前铮铮铁骨的汉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相对刘胜利,铁军更有感触,大西北的官场变形记,曾经是他们政法系统必修的思想课。

    80年代,西安有过一个从铜川来的“铁市长”,修城墙、净环境、护民生,铁腕治市,让“废都”重焕光辉。

    可惜,他也只是干了三年,仅仅65岁,就离开了人世。

    总体而言,西安各层干部和群众思维过于保守,再加上人事调动频繁,长远规划难以实施,更别提大作为。

    聪明的,抛开老化企业,艰难城建,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倒是卓有成效,口碑大好,踏上浮云梯。

    愚钝的,用尽十分力,却收三分果,而且,还问题多多,衣食住行,样样遭埋怨,没几年,换走了。

    修复古城墙,疏通城河,沿着城河大搞娱乐场所,建仿唐街、仿宋街、仿明清街,则称之为千古宏业。

    吃喝玩乐齐全,外地游客蜂拥,借兵马俑威名,大搞旅游,同时,流动人员骤多,驴马烂子横行。

    很快,古都再添新名,曰贼城、烟城、暗娼城,百姓蒙冤,施法者早扶摇直上,管你叫啥城!

    古都还是那个古都,百姓还是那些百姓,能记住的,只有那些亮眼的地儿,亮眼的星。

    人们记住了拍《红高粱》的老谋子,津津乐道老牛吃嫩草的坦然,归其为爱情马拉松。

    记住了为音乐不羁的许巍,怎么也捧不红的井甜,自毁前程的小男人闻脏,低调的老戏骨张嘉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