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品,你细品-《大秦小地主》


    第(2/3)页

    淳于越白眼直翻。

    “切,老朽愿闻吕先生高见。”

    “想要解决关东大旱,很简单!”

    吕良摊了摊手:“朝廷只需以工代赈即可。”

    “以工代赈?”

    “那是什么?”

    扶苏两人一脸懵逼。

    吕良云淡风轻。

    “旱灾的主要问题有二,第一,流民安置;第二,灾后重建。”

    “大灾之后,农户失去居所,口粮,因此只能四处流窜乞讨,朝廷一般的解决方法便是派粮赈灾。”

    “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干旱,农民田地颗粒无收无法种田,所以至少一年甚至两年内失去经济来源,这个过程朝廷只能一直派粮,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吕先生说的对啊!”

    扶苏深以为然。

    前几批赈灾粮食早就送去关东了,但根本不指事,仅仅三天时间上万斤粮食便消耗一空,地方官府只能再次求援,而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得出那么多粮食。

    “呵呵,不光如此!”

    吕良喝了口茶:“人皆有惰性,若是朝廷一直派粮,这些流民就能不劳而获,既然能白拿,谁还愿意工作呢,甚至有些没有受灾的农户也会加入到白拿行列之中,如此反而会造成灾民越赈越多的现象。”

    “在加上地方官府小吏从中贪污谋利,真正到达灾民手中的粮食又有多少?若是小灾,以粮赈灾还可行,面对这种波及范围巨大的大型旱灾,这种方法只是杯水车薪。”

    “哼,那如吕先生所言,难道朝廷不派粮食,坐等着灾民饿死吗?”

    淳于越冷哼一声。

    “非也!”

    吕良笑了笑。

    “并非不派粮赈灾,而是以工代赈。”

    “所谓以工代赈,便是将原本无偿赈灾,改为修建工程,雇佣灾民的方式发放粮食。”

    “可由朝廷出面,建设水坝城墙楼宇等大型工程,然后雇佣灾民,灾民唯有劳作才能获得粮食报酬,这样一方面可以把灾民安置在原地,防止骚乱;另一方面还解决了灾民的口粮问题,让灾民有事可干;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建设完毕之后,还可以振兴当地经济,一劳永逸的解决旱灾水灾的问题,可谓是一箭三雕。”

    “嘶,妙啊,妙啊!”

    扶苏听的啧啧称奇。

    一个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口粮,居住,生存等一系列问题,更能完善大秦水利城墙等基础设施。

    这点子简直绝妙,以往赈灾只会让朝廷元气大伤,但吕良这方法不光解决了灾民问题,还能让朝廷大获其利,这简直不可思议。

    “老师,您也太厉害了吧,这以工代赈的想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