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钓鱼-《聚宝盆从四合院开始》


    第(2/3)页

    有的几百亩地,用机械化耕种,一年下来,还能挣一些钱。

    人均几亩水田,东一块西一块,搞一块低一块,插秧收割都请人,最后还会亏钱。

    种地一年的收入,还比不上出门打工一个月,只要人不傻,就知道如何选择。

    不是没人愿意种地,而是种地无钱可图。

    十年前,外地拉来的砂糖橘十块钱一斤,现在镇上十块钱三四斤。

    五年前,外地拉来的沃柑七八块钱一斤,现在镇上三块钱一斤。

    本地的黄金梨、丑柑、耙耙柑,也从每斤十几元,跌到了两三块钱一斤。

    辛辛苦苦的弄一个果园,前面两年能赚一点钱,再过两年就没什么利润了。

    去除各种各样的成本,折腾几年时间,也没赚到多少钱。

    “天气有点冷,一条鱼都没钓到。”钟志强有些尴尬。

    “大表哥,充几分钟氧。”洪国忠说道。

    钟志凯拿出手机,远程操控充氧机。

    “我给你撒点玉米碎粒”钟志强抓了几把包谷面,丢在鱼漂附近。

    鱼塘里面的鱼,吃的是玉米碎粒、红薯、油饼。

    鱼的肉质还不错,比镇上买的好吃。

    钟国鸿觉得田里的鱼,比水库里面的鱼好吃。

    很多人都说河里的鱼最好吃,实则不过是人云亦云。

    大多数的河流,早就被污染了。

    充氧结束不到十分钟,洪国忠就开张了。

    “八两左右的鲫鱼,运气还不错。”

    鱼塘里面的鲫鱼都是麻鲫,看着像本地鲫鱼,实则却是良种鲫。

    麻鲫的肉比本地鲫鱼多,口感还不错。

    前几年,大舅的鱼塘里面,放的都是鲤鲫,水质很好,鲤鲫的口感还不错,只因很多钓鱼人,都不喜欢鲤鲫,于是就换成了麻鲫。

    宝山镇的钓鱼人,以钓鱼吃鱼的居多。

    既享受了钓鱼的乐趣,又有鱼可以吃,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如果镇上零售价十五,来钓就收十四。

    一条条鲫鱼破水而出,钓了一个多小时,鲫鱼就有十几斤了。

    “差不多了,回去杀鱼。”洪国忠说道。

    “有十七八斤,应该够吃了。”钟志凯笑道。

    收拾东西,回到别墅,洪国忠开始杀鱼。

    钟志凯、钟志强、王世成上前帮忙。

    “中午我来煮鱼。”洪国忠说道。

    “世成,你哥给你买的。”洪卫军拿来一块手表和一个手机。

    “这?”王世成有些犹豫。

    “他给你买的,你就拿着。”洪卫军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