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武备松弛-《朕不吃这一套》


    第(2/3)页

    中央武学是北京京卫武学和南宁京卫武学。地方武学,是府、州、县武学

    在都司,卫所儒学中,其实也应该有武学。由于卫所败坏,规模减少等原因,一般就不设专门的武学,只设有武生。

    由于重文轻武,不少府州县的武学也渐渐废弛。只在府州县学中附设武生,有的甚至连武生都没有。

    跟文举相似,大明也有兵部主持的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同样由于重文轻武,武举地位很低,也不受重视。

    有明一代,不管是武学,还是武举,都没有培养、选拔出什么比较有名的军事将领,更不用说什么军事统帅。

    跟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出郭子仪那样杰出军事统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过来,跪下,叩见皇上!”

    几个锦衣卫押着三个20来岁的男子过来。

    这几个人破衣烂衫,身材瘦削,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几个人急忙跪下磕头。

    “末将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末将?你们是何人?”

    “末将是辽东镇的边将子弟,京卫武学的武生,我三人都来自辽东镇。”

    大明武学的武生,一般有三个来源。

    一是25岁以下的在职武官,二是包括勋贵之内的武职官员的应袭子弟,三是武职官员其余的兄弟、侄子,年纪在十岁以上者,

    京卫武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在京的武生,还来自地方的优秀武生。

    辽东镇,是九边重镇中,最东边的一个军镇。

    “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

    “你呢?”

    “回皇上,末将范克明。”

    “你呢?”

    “回皇上,末将盖玉山。”

    “你们三人谁最年长?”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今年26岁。”

    “什么官职?”

    “末将是把总,他们二人是副把总。”

    把总,大致相当于连级,副把总就是副连级。

    “何时入学?”

    “去年入学。”

    “还有何人在这里?”

    “没有其他人,就我们三人。”

    “你们的同学呢?”

    “有时来,有时不来。自从过年之后,就没见他们来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