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曹操败走-《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周瑜的算盘打得精,只要曹操一死,曹军群龙无首,势必大乱,江东正好趁乱挺进中原,成就一统天下之梦想。

      可惜,周瑜想法虽好,却有人不愿意他如愿。这人自然是刘备!江东得势,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

      现在曹、孙、刘之中,刘备实力最弱,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空间,这就要求曹操与孙权之间的实力相比不能过于失衡。

      此战曹操虽败,实力犹在,制衡孙权绰绰有余。但曹操若死在战场,那就是未知数了。所以,无论如何,曹操不能死!

      于是,刘备仗着脸皮厚,麾下兵多将广,硬是从周瑜那里抢来拦截曹操的任务。

      刘备算盘打得也很好,拦截败兵,曹军扔下的辎重兵器,就是刘备的战利品。而且,任务完成后,刘备就不用再回去听周瑜指挥了。毕竟,在周瑜帐下,一切行动受拘束,完全被人牵着鼻子走。

      在选择拦截路线上,诸葛亮充分发挥了熟悉地利的优势,几波拦截安排的恰到好处,给予曹军以沉痛打击。

      当然,最重要的一击,是安排在华容道,由关羽完成。这是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后的决定:此前在曹操处,关羽曾受曹操大恩,关羽最重情义,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人情还给曹操,又能实现放曹操活路的意图。

      诸葛亮的这个安排,黄顺虽在战场之外,却心知肚明。他在沔阳,一接到前线周瑜动手的消息,立刻带人出发,前往华容道,比关羽带的三千人马到的更早。

      只是,黄顺的人,远远的躲在后面,关羽一心照顾曹操来的方向,对后面黄顺的存在,一无所知。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冒雨前行,在华容道上走的近乎山穷水尽。关羽的出现,令曹军从上到下一片绝望。

      曹操厚着脸皮,软语央求关羽,求他放一条生路。关羽想起曹操此前待他恩德,再看曹兵一个个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恻隐心大动,想起临行前军师的叮嘱:遇到为难处,拆开锦囊,自有妙计。

      关羽从怀里掏出锦囊,打开来看,却是诸葛亮所书曹操不能死的判断。

      关羽早有心放过曹操,只担心因私废公,耽误大哥大事,是以一直犹豫,现在好了,关羽看过锦囊计,很痛快就予以放行。

      涉险过了关羽关,曹军上下,无不以手加额庆幸。这时,不知谁嘀咕了一嗓子,“前面再有埋伏,怎么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