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游说马超-《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马超恢复了精明审慎,小心问道:“什么大事,竟能劳驾到黄顺少爷?”

      黄顺说道:“曹操大军久挫潼关之外,强攻既然不行,曹操就另行设法,准备从潼关内部,打开缺口。”

      马超吃惊道:“潼关内部?有曹操的内应?”

      黄顺摇头道:“非也,曹操准备利用马家军与韩遂军马互不统属的事实,对你们二人行反间计。曹操与韩遂有旧,而韩遂和马氏此前也大有纠纷。只要曹操巧妙利用这点,略施小计,便足以施间,达到你二人失和的目的。”

      马超沉思着点头:“你如此一说,现在想来,还真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些阴谋诡计,俱见不得光,说开了,自然就无用武之地了。”

      黄顺也点头道:“正是如此。相信凭将军的英勇和潼关天险,抵挡曹军一阵,不成问题。但是,恕我直言,将军与曹操实力相差悬殊,此战的结果,最终还是曹操获胜。不知将军对战败可有准备?”

      马超不以为然道:“曹操固然实力远过于我,但曹操的敌人,也很强大。若我能阻止曹军于潼关之外,孙权、刘备之徒,必然会趁曹操大军牵制在潼关的机会,袭扰曹操后方。所以,你说我此战必败,我不能认同。”

      黄顺一抚掌,说道:“好吧,这个问题我们不争论。你应知道,我也不希望你战败。现在,如果,我们说如果,你战败了,你可有考虑后路?”

      马超看着黄顺,突然笑道:“这就是你要跟我谈的,将来的事情了吧。”

      黄顺也笑道:“正是。那些羌人、羯人,之所以服将军,是因为将军兵多将广,能够为他们挡风遮雨。一旦将军兵败,羌人、羯人未必肯收留将军在自己家里。一怕得罪曹操,二更怕将军鸠占鹊巢,将他们的家据为己有。

      而王珣的榆林城,地处关中,一旦曹操占据关中,榆林就算仍在王珣手中,势必也要听从曹操号令。就是我在榆林,那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收留将军。

      不知将军对战败之后的去向问题,作何考虑?”

      马超笑道:“我没考虑过兵败,当然更不会考虑败后的问题。大丈夫马革裹尸,战败即战死,有什么好说的。”

      黄顺摇头道:“令尊是衣带诏七君子之一,素有匡扶汉室,重整河山的大志。将军神勇天纵,富有兵略,岂能轻言生死,令汉室折一臂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