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谁为主使-《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战利品的清点和存放,黄顺一总交给马谡他们。彭威、彭风、荆恬和程郊,还有萧凝,则被黄顺叫住,躲在书房里,仔细询问此战的细节。

      由于太过仓促,战备不足,黄顺没有要求抓活的,而是务求全歼,不留活口。如此一来,就没法从俘虏口中,获知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听完整个战斗过程,黄顺闭目不语。这次行动,论功劳,无疑萧凝当居首功。锁定刺客位置,最后又几乎活捉首敌,都是萧凝的功劳。

      但黄顺心中,却始终不能踏实:指出对方是曹氏刺客的,只有萧凝;与首敌做最后接触的,还是萧凝一人。这里面,到底是萧凝身为刺客,嗅觉就是比彭威他们灵光,还是另有什么原因。黄顺不敢随便猜测。

      现在,潜入柴桑城的刺客,尽数伏诛,黄顺可以慢慢跟萧凝探讨昨晚她在穆府的所见所闻。

      从萧凝口中,得知除了那位武功高强的刺客首领,还存在一位本事不大,谱却很大的头领,嘴里三句话不离魏王如何如何,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曹氏能派出这么个不着调的人,执行刺杀黄顺的行动吗?黄顺心中的怀疑,又加深一层。

      但要说刺客就是墨氏刺客,萧凝与他们暗通款曲,也着实有些匪夷所思。昨晚刺客最需要萧凝帮助的时候,萧凝不在;在刺客成功逃脱,萧凝又回来告知黄顺刺客下落,等若给自己人背后捅了一刀。

      若说这是墨氏的苦肉计,想藉此让萧凝成功得到黄顺的信任,又太过勉强。

      思来想去,黄顺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自己平日的眼光,相信萧凝所说的,都是事实。

      既然确定刺客是曹氏派来的,那就要进一步确定,是谁,下了这个命令?

      曹操、曹丕、曹彰、曹植,四曹手中都握有极大的权力,都有能力下达这个命令。

      按白雪的分析,曹操老谋深算,可以排除。再看这些派出来的人,若是曹操安排,一定更为精明强干。曹氏的精英,萧凝要跟踪,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综合考虑,曹操的嫌疑,首先可以排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