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墨门的前途-《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庞德公微笑道:“小三儿能容下鲜卑异族,自然也能容下墨门回归。怕就怕,你们没有长青的果决,留恋权力,不愿放手。”
刘子羽正容道:“壮士断腕,我们已经有了十分的领悟,请德公放心。”
庞德公轻轻点头,“去吧,从此,墨学复兴,可以预期。”
刘子羽恭敬的点头,慢慢倒退出门。
黄顺连忙跟了出去,拉着刘子羽,就来到无人打扰的书房,急切的想要知道原委。
方才刘子羽与庞德公近乎暗语的对话,把黄顺听得一惊一乍的:听起来显然与自己有关,却又是模模糊糊,没有丝毫头绪。
白雪、程瑶等人,自然跟在后面,也急于知道刘子羽与庞德公之间,到底有哪些故事。
刘子羽显然没有打算隐瞒,不等黄顺问出来,自己先说起来。
当年刘长青,也就是刘子羽的爹,为西域墨门智者的箴言所困扰,在西域,在墨氏内部找不到应对的办法,便孤身一人,进入玉门关,来到中原,寻找答案。
当时的庞德公,已经天下闻名,刘长青当然不会放过向庞德公请教的机会。面对大方亮明自己身份的刘长青,庞德公没有丝毫歧视的意思,而是很痛快的与刘长青分享自己的看法。
在庞德公看来,墨学有很多可取之处,许多地方,甚至比当今的显学:儒学更为先进,见解更为深刻。墨学与儒学命运天差地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墨学不愿放弃武装反抗暴君的力量。
在墨氏看来,合格的一方君主,就要为百姓谋取福利,让百姓吃的饱饭,穿的暖衣。若是不能,那就赶紧退位让贤。若其贪恋权位,不愿让贤,墨氏认为自己就有义务为天下百姓出头,赶走那位尸位素餐的君主。
庞德公告诉刘长青,墨氏保留武装力量的出发点,很好,却犯了君王的忌讳:兵者,国之大器,不可以示人,更别说为他人所掌握了。
所以,无论是谁掌权,谁做皇帝,都容纳不下墨氏,都视墨氏为强力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长期的绞杀与反绞杀的斗争中,墨氏发展出强大的刺客力量,彻底背离原先的初衷。在世人的眼里,墨氏也成了黑暗力量的代名词。提起墨氏,人们能想到的就是暗杀,就是冷血。而墨学那些精髓思想,反倒无人问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