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护送-《颠覆三国记》
第(1/3)页
这样一番话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不但来人愣在那里,就是黄顺,也听乐了。
很快的,黄顺便想通了其中道理:从吴郡到江陵,几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衣食无忧的诸葛恪深刻经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有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先前背熟烂在肚子里的书本,就能与诸葛恪本人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让诸葛恪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走路与读书,显然是相辅相成,互为提高的途径,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是有失偏颇。
既然诸葛恪这么能干,黄顺乐得大撒手,自己干脆不说话,把这事完全交给诸葛恪处理。
“荆家村上下,唯三少马首是瞻,这是天下共知的事实。我们将军认为,只要三少说句话,荆家村不敢不从。”来人支支吾吾,强辩了一句。
“哼!”看到对方完全不把自己的话放眼里,诸葛恪有些怒了,“既然曹将军对顺哥身边的一切人事这么熟悉,就该知道,荆家村听从顺哥的话,没错!但顺哥更听从他姐姐和姐夫的话!
换做你是荆家村人,顺哥的姐夫的吩咐与顺哥的吩咐互相矛盾,同时到达,你该听从哪一边?”
“这个……”来人为难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诸葛恪显然没给他过多思考的时间,直接说道:“聪明的人,能想到的就是两边不得罪。听从顺哥的话,不对曹军过往车队做出敌对动作;同时,也不妨碍江陵的人,伏击曹军的车队。
而事实上,荆家村正是如此做的。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你们曹将军犹且不满足,难道,你们将军是要我们顺哥,亲自坐镇荆家村,为你们的车马队保驾护航吗?”
“不敢不敢。”来人嘴上连连说着,心里暗道:就是敢,也请不起!
“那你该知道如何回去复命了?”诸葛恪对对方的反应非常满意,笑了笑,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