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曹氏世子-《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王牌从来就是要承担最为艰难困苦的任务。现在的曹丕,最大的对手就是曹彰!把张郃调出城防系统,又把张郃留在邺城,最大的可能就是,曹丕需要张郃对付曹彰。

      张郃此前一直默默无闻,非常适合承担这个任务:麻痹对手,伺机给予致命一击。

      这是曹丕的打算。对黄顺而言,张郃留在邺城,可是大好事。黄顺与张郃的关系是公开的,黄顺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找张郃。

      有张郃在,至少在邺城的官场,黄顺就可以少花费大量心思。

      只是,这个时候,正是曹丕与曹彰暗斗激烈的时候,张郃是曹丕的重要棋子,黄顺贸然去找张郃,会不会暴露了张郃?

      还有曹操的动向,白雪此前也说过,既然曹彰能瞒天过海,曹操自然也能。这段时间,黄顺虽然没有考虑这件事,但潜意识里,一直记挂着这事。

      现在再想来,黄顺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梦中的曹操,此时就应该在邺城,而现在的邺城,也确实需要曹操坐镇,掌控全局。

      或许,曹操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曹丕、曹彰、曹植三人当中,立谁为世子吧。黄顺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此前,黄顺一直坚定的认为,曹操对世子之位,一直是属意曹丕的。

      曹植主动退出,虽然在曹植,是真的退出,但在曹操眼里,却很可能是个加分项呢。至少,曹植没有兄弟相残的心。

      何况,曹植掌管暗影卫,成绩斐然,曹操当然看在眼里。这么一想,曹植还真有可能,被曹操立为世子呢。

      之前黄顺认定曹植不会被立世子,除了梦的支持外,还有一点关键的证据就是:荆州牧一职,曹操任命了曹植。

      襄阳既然被曹操定位为曹氏的保障,曹植既然负责此事,本身就说明,曹操无意以曹植为世子。

      但现在,黄顺突然又有了别的想法:或许,曹操的认识中,家族的保障,必须由此后的当家人来掌握,才最为保险。

      既为保障,当然自成一方势力,朝廷少有制约。被另外一人掌握,万一酿成兄弟相残,岂不是悲剧。

      为免得出现这个情况,做个折衷:宁可冒着保障力量暴露的风险,也要避免这悲剧发生。那就是,让当家的,一并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