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矛盾-《颠覆三国记》
第(1/3)页
刘禅感到奇怪,刚才还讨论的热火朝天,这怎么一下就没人说话了?问明缘由的刘禅,运用小孩子般的智慧,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爱卿回成都,主管全**事,当然包括荆州,此举并没有违背先皇的遗嘱。等过了这阵,国内平稳,李爱卿再回荆州赴任,也是一样。丞相的提议非常好,朕现在决议,就这么定了。”
对李严来说,跟着回成都当然比留在这里当傀儡强。而且黄顺明确发话,襄阳的安全,根本不用朝廷担心,人家黄顺还想着借此机会对外扩张呢。自己若强留荆州,黄顺会不会认为自己有心抢他黄顺的功劳呢。
而回到成都,掌管天下兵马,这权力就大了。若真有内乱发生,李严带兵亲自平乱,这又是一个扩张自己实力的好机会。相比之下,魏延在汉中的战事,就是个消耗战。此消彼长之下,蜀汉军事第一人的交椅非自己莫属了。
到时候,如果荆州方面有机会,自己就可以率领大军,再次兵临江陵城。有黄顺的兵马相助,江东绝难抵挡。这样,既收复了荆州,也顺利的把黄顺的兵力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
加上黄顺的兵马,荆州在兵力上,就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荆州方向,也就顺理成章的从原先的辅攻定位,变成了主攻。自己也就能就此稳压魏延一头。
虽然李严与魏延并无矛盾,但武无第一,文无第二。比较下高低的想法,谁都有,李严也不例外。
还有一层考虑,如果真如黄顺所言,黄顺单枪匹马就拿下江陵城,再加上随后附上的江南四郡,黄顺就几乎控制了整个荆州。从而成为事实上的蜀汉第一军事外镇,直接触发了刘备在密旨中定好的条件。
李严在成都,也能更好的凭借密旨运作。若身在荆州,就不那么方便了。万一被黄顺发觉,自己的小命甚至都有危险。当然还是在成都保险。
“既然皇上和丞相都如此说,微臣不敢辞。只是一点,三少方才虽然自信满满,能够独力保住襄阳,甚至还有余力攻夺江陵城。但江陵城太过敏感,江陵城一动则天下动。我认为,就算出现了攻取江陵城的机会,三少也不能轻举妄动,需要交由朝廷定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