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借荆州-《颠覆三国记》


    第(3/3)页

    但黄顺与他们不是一路人,黄顺就是一商人,看重的是实际所得,对这些虚名向来不看重,既然孙权坚持这点,黄顺也就爽快答应。

    于是,第二次借荆州的大事,就在襄阳顺利完成了交易。事后,陆琳向黄顺表示:“既然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那之前弄出来的那场麻烦,是不是该收场了?”

    黄顺知道陆琳所指,笑着说道:“这事还要我们来灭火吗?孙权派人破案,还天下一个事实真相,不就得了?就算这次我帮忙平息下去,此事仍然存在,以后,还是会有别人拿这件事要挟孙权。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还得孙权自己解决。”

    陆琳说道:“如果能够破案,还用等到现在?悬案就是悬案,事实真相,怕是只有真正的凶手才知道了。这事,既然是你们挑起来的,总不能管杀不管埋吧,善后的事情,还请你们多多费心啦。”

    黄顺摇头道:“这点子小事,江东竟然无人能够为主分忧,我真为孙权感到悲哀。”

    徐慎笑道:“看样子,三少是胸有成竹,此事有戏了。”

    黄顺从衣兜里拿出一个锦囊,说道:“这里面有孙权的大**,只能孙权自己看。孙权看了这个,就能顺利解决纠缠他的谣言麻烦,而且一次去根,以后再不用担心有人利用这点对他不利。”

    “这么神奇?”陆琳接过锦囊,笑道,“我都有些把持不住,想要打开来看看了。”

    黄顺严肃道:“坏了你家主公的大事,我可不负责。别怪我没提醒你。”

    陆琳连忙把手拿开,小心的放在怀里,笑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正事结束,两人在襄阳玩了这么多天,也玩够了,这便告辞离去。回到秣陵,把协议书文本还有黄顺送到那个锦囊交给了孙权。孙权如获至宝,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锦囊,里面只有一方丝帕,丝帕上简单的一行字。孙权读了不下十遍,突然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没想到,此事还能如此解决!真乃神机妙算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