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衙内相邀父不同-《聊斋:我有一幅万妖图》


    第(2/3)页

    如果把周父放在现代的话,和大多数父母对比倒是感觉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可是如果放在这个时代一对比,那就已经算是非常和蔼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了。

    因为古代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

    本质上来说,这一套规矩就是统治阶级的核心统治理念。

    因为有孝道这座大山压着,所以古代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完全不像现代那样讲的都是感情,更多的是服从和听命。

    子女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少情况下完全就是奴隶。

    但凡稍微有一点微词,就会被戴上不孝的大帽子。

    而古代的“不孝”和现代的不孝,完全是两个概念。

    比如吃饭的时候没有和父母请安。

    看待一个事物有不同的想法并且表达了出来,专门还为这种事情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忤逆”。

    还有想要自由恋爱等等。

    反正就是你不能有自己的自主想法,父母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让你死你也得死。

    甚至在古代的律法道德观念之下,父母杀死自己的孩子是不犯法的,到时候只要说孩子“忤逆”或“不孝”就行。

    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代父母的权利究竟有多大。

    至于说感情,和现代也不太一样。

    因为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根独苗苗自然是心肝宝贝。

    而在古代男的可以三妻四妾,有些贵族男子甚至都记不清自己的孩子谁是谁。

    即使是穷苦人家只能娶一个老婆,也是拼命的生孩子。

    因为古代养孩子又不需要花多少成本,教育成本之类的全都不用,只要喂口奶喂口饭吃就行,万一要是死了,再生一个,立马无缝衔接。

    而周腾家里这种情况完全是少数,堂堂举人老爷居然只有一个独子,才使得周腾的小日子能够这么快活。

    马县令家就大不一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