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说众将对此都有不满,但李秀成——李世贤的兄长、忠王,最后还是按照旨意在公文上的国号加上了“天父天兄天王”六个字。 而李世贤却对其置之不理。 洪秀全于是撤去他的王爵,但他依旧抵制,一直打着“太平天国侍王李”的旗号——当然王爵对他这种实力派没什么意义。 后来洪秀全硬的不行來软的,封李世贤开朝正忠军师,李世贤继续我行我素。 单从这个或许看不出什么。 还有一个。 在李世贤的侍王府中有一副《樵夫挑刺图》,上面画的是: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大山中,一名樵夫赤足砍柴,不慎木刺入足,疼痛钻心。另一名樵夫蹲踞于地,小心挑拨。 浓浓的手足之情油然而生,太平军倡导的“四海皆兄弟“思想跃然壁上。 此幅画取胜的关键不仅是巧夺天工的画技,更是内容的温馨与和谐。 被誉为是壁画中的一朵奇葩(非贬义)。 那么,这幅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 洪秀全早年呼唤平等: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人人皆兄弟。 可到了晚年,等级制度又是如何森严的? 甚至还推出了“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这种思想? 他早期倡导的平等思想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就幻灭了呢? 洪秀全仅仅占领了一个南京城,就开始作威作福,深居宫中,足不出户,虽杨秀清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批定时日”。 清廷的细作甚至怀疑洪秀全是否还活着! 天王摆谱,下面人跟着效仿: “凡东王、北王、翼王及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哪里还有“四海皆兄弟“的影子? 而《樵夫挑刺图》的出现和之前拒绝更改国号这二者放在一起,就说明,哪怕是在这个时期,李世贤也并没有放弃太平天国“四海皆兄弟”的思想! 李世贤身居高位,却没有像洪秀全那样迷失在权欲中,而是一直贯彻着自己的理念。 这样一个人,很难说他是反派吧? 就算真要说,也是那种有着自己严格的底线的反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