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阮靖晟再次开口,声音已有了涩然:“点火。” 望着血迹斑斑白布袋,想起里头是自己一起厮杀过的同袍,不少人忍不住鼻酸。 手,不自觉一顿。 阮靖晟声音冷而硬,劈开了迎面而来的劲风:“点火。” 这一声如棒喝。 众将士也找回了素来沉稳,再不犹豫,点燃了尸体。 噌—— 尸体下的木架子垫的是易燃的松木与牧草,受高温情况下,火苗一下就旺盛起来。 吞没了尸体。 风也小了些。 火红的烈焰噼里啪啦燃烧着,印在一双双凝视着它的人眼里,木材毕卜声音在此时格外寂静。 阮靖晟高声吟唱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阮靖晟声音刚硬,余音在空气中震颤,给人震撼感。 每说一句,将士们就不自觉地重复着一句。 到最后,几乎成了众人的大合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不少人吼着吼着声音愈来愈大,直到感觉到鼻酸时,他们猛一抚面,才发现了已泪流满面。 虽然许多将士不识字,并不懂得这首诗词具体含义,却能从中感受到将军的感情。 那是一种对同袍的天然信任与哀痛。 这是他们不曾在其他将领身上体会到的。 人非草木皆有情。 或许一开始他们从军是走投无路找口饭吃,或许是迫于徭役,或许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许只是误打误撞……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大字都不识一两个,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不懂什么英雄与牺牲。 但在这一刻。 在这种环境下,在那齐声高吟中,他们心中却都有了震动,仿佛某种藏在内心里,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某种情绪翻滚了起来。 他们沉静在某种庞大又陌生的情绪里,不由得开始思考。 什么叫家国。 什么叫牺牲。 什么叫民族大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