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太夫人肯定能打探大长公主要出门的蛛丝马迹的。 · 距太夫人寿宴只有不到三天,平阳侯府阖府上下都已团团忙了起来,各个奴仆走路都带着风,恨不有六亲不认的步伐。 太夫人的六十大寿本就是府中大事,更何况听说大长公主会莅临侯府祝寿。 大长公主府在京城地位独特,非普通簪缨勋贵可比,饶是昭仁帝都无法对这姑母不敬。随着大长公主年老,已有数年未曾出府了,今日竟愿意来平阳侯府贺寿。 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虽然太夫人下了封口令,但因金二夫人的虚荣,在言谈中透了三言两语出去,仍旧让满京城都知道了这件事。 太夫人起初是恼怒的。 但在探听到大长公主府最近确实在采买贺寿礼品,修葺大长公主座驾,预备着出门时沉默了。 如果大长公主真要出门,除了侯府她还会去哪儿呢? 天该她得这一份体面。 一晃眼到了寿宴当天。 一大清早,侯府门口一条街上就停满了马车,马车各个洗得干干净净,宾客们打扮得簇新,傅粉用香,打扮得格外漂鲜亮。 宾客们来源复杂。 除却早就来了京城蒋家南京老宅的族人,还有平阳侯府的姻亲们、长房的陈学士府、二房的魏国公府与威武将军府、三房的忠勤伯府还另有一些平阳侯府的世交。 但无论是哪一家,来得人都比寻常更多地位更高。 大家在侯府门口下车时,眼神相接间皆是心照不宣。 ——听说今日大长公主要来,她们都预备好攀交情了。 第(3/3)页